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政策滴灌,让智能工厂发展壮大

2025-10-04 10: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十四五”以来,我国已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超3.5万家、先进级智能工厂70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30余家,首批领航级智能工厂培育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在政策精准滴灌和企业主动求变下,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拥抱智能,新型工业化建设动能澎湃。

在探索创造中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是形势所迫、发展所驱、强国所需。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大国,但存在“大而不强”短板。对此,“十四五”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主动作为,智能制造取得显著成效,也在探索新模式、催生新业态等方面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从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中国制造已经有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崭新名片,重塑了全球对中国制造的认知。“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升级成效显著,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技术运用中融入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装备、生产过程、生产经营全面智能化的新型工厂形态。智能体现在工厂的每一个环节。在研发设计环节,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外观设计和内部结构方案;在生产作业环节,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提升产品精度;在质量控制环节,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样机+柔性量产”平台,降低缺陷率降。当前,我国在推进智能制造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短板不足。比如供应链优化、产业链协同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融合等,需要推动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对此,各地要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让智能技术融入生产发展的环节与细节。

在梯度培育中激发主体活力。中小企业是我国智能工厂的主体力量。我国50多万家的规上制造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而且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在智能工程建设过程中,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与资源约束、技术与人才短缺、缺乏精益管理等问题。对此,各地坚持问题导向,拿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针对不同的企业进行梯度培育。对于中小企业,要做到基础级,争取做到先进级。对于卓越级和领航级的企业,要注重向外赋能,承担起带动中小企业的“链主”责任。总之,要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明确智能化升级的方向和路径,强化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系统等开发和利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生态,通过逐步替换、升级制造环节和工艺来积累经验,逐渐向更高层级的智能工厂迈进。(张闲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