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高铁,激活东北发展一江春水
重大工程,既有利于稳投资、促就业,又有利于强基础、补短板,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沈白高铁全长约430公里,横跨辽宁、吉林两省。随着沈白、京哈、沈大等高铁路网相互连接,东北省际高铁首次形成了“O”形闭环。这条修建于高寒地区的高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沈白高铁看澎湃的发展动力。高铁一响,黄金万两。在互联互通的时代,每一条高铁的开通,如同一条经济大动脉,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沈白高铁的开通,即刻激活东北文旅发展的一江春水,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的交通制约,让长白山旅游成为了热点。沈白高铁经过的抚顺、通化、白山等地旅游资源同样丰富,随着高铁的开通,也激活了这些丰厚的旅游资源。旅游成线,交通成网,沈白高铁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让冰雪经济的发展图景更加璀璨。数据显示,运营首月,沈白高铁累计运送旅客逾66万人次,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64列。从2012年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到哈齐高铁、哈牡高铁、哈佳高铁、牡佳高铁,再到沈白高铁,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再到一盘棋,截至目前,我国东北地区高铁里程已超5000公里。
从沈白高铁看技术的创新突破。每一条高铁新线的建设,因其独特的地貌特征,都会成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试验场”。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西北大沙漠与戈壁滩,或者是这一次的地处高纬度的严寒地区,中国高铁的每一次拓展和延伸,都是一种砥砺奋斗与开拓创新,都是作风意志和关键技术的综合大考。面对冻害、冻胀、雪害等风险挑战,沈白高铁的建设者们展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创新突破,推动一批升级版高寒高铁技术得以应用。以新设计应对冻胀难题,以新工艺穿越火山堆积层,以新装备提升施工速度。从新设计的横空出世,到新工艺的提升改进,在新装备的投入使用,既推动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延伸,也增强了中国铁路建设们的发展自信。回顾中国高铁走过的艰难历程,每一步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奋斗而来的。从落后难产到凤凰涅槃世界领先的进化与发展,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技术攻坚迭代,这些都是中国铁路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结果。
从沈白高铁看绿色发展的底色。每一条铁路的修建,都是在跨山越海中拔地而起,如何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如何做到绿色发展,对于铁路建设者而言,这是一道思考题和必答题。从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到油松的保护,沈白高铁在建设过程中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把绿色发展作为铁路建设的底色。通过建立封闭式声屏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为中国特有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打造了一个不受高铁运行干扰的宁静家园,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在铁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采取“短进尺、弱爆破”的方案,如同外科手术般精细控制每一次爆破,将震动对山体和树木的影响降到最低。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高精度感应器如同敏锐的眼睛,时刻守护着山体的稳定。这既是对东北冬季严寒气候的科学回应,也是对绿色理念的坚定践行,让钢铁长龙与自然肌理和谐共生。(王庶豪)
- 2025-11-14坚守安全底线 共筑消防长城
- 2025-11-14把群众满意刻在实绩“成绩单”上
- 2025-11-14以“时时上心”托起百姓“幸福梦”
- 2025-11-14用“民生热度” 检验“初心本色”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