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今日声音

用“民生热度” 检验“初心本色”

2025-11-14 17:01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今年以来,各地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的施政细节,无论是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贴心布局,还是“技能照亮前程” 的就业愿景,这些浸润民心的民生实践既延续了“枝叶总关情”的温暖关怀,更凸显了“国之大者”的深邃思考。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至上”铭刻于心,在新时代征程上答好更有温情的民生考卷。

  以“民生取向” 校正“发展航标”,让政策制定更有“厚度”。今年以来,经济政策重心更聚焦惠民生、促消费,这既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回应,也是对“国之大者”的精准把握。从“育儿补贴发放”到“宜居住房建设”,从“养老金标准提升”到“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各项政策如同春日暖阳,温暖千家万户。这些民生举措的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鲜活注脚,也是将“百姓所盼”转化为“施政所向”的科学布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胸怀大局、细致入微”的原则,立足整体,将民生改善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民生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要关注细微,在“一老一小”照护、旧区改造、食品安全等“关键小节”上持续深耕,才能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群众获得感。

  以“民本路线” 筑牢“执政根基”,让服务落实更有“强度”。“同坐一条板凳”方能听到实情,“同饮一杯热茶”才能体会冷暖。各级党员干部要永葆赶考姿态,以高度责任心践行民本路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不仅要身入更要心至,要借助民情笔记、院落座谈等方式,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社区网格,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环境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深入调研。针对群众急难愁盼,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到底,做到“群众出题、干部答题、过程公开、结果评议”,让“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落到实处,把民生实事做到百姓心窝里。

  以“长效体系” 守护“幸福底色”,让人民幸福感更“持久”。民生改善不仅要解决“有没有”,更要保证“好不好”。从脱贫攻坚“不落一人”到乡村振兴“产业联万家”,从“厕所革命”提升生活品质到“双减”政策呵护童真,这些历史性成果,得益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把民生“施工图”变为“实景画”,在“常”与“长”上做文章。既要健全公共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又要创新社会治理,通过“社区食堂+助餐服务”“邻里互助+志愿参与”等模式,激发社会力量投身民生事业。

  民生热度丈量初心本色,发展温度检验为民情怀。党员干部要用民生“热度”不断检验、砥砺初心“本色”,在新征程上用心用情书写温暖民心的时代答卷,让幸福底色愈加鲜亮!(杨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