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作为,书写秋粮收储“必答题”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从多部门联动收储,到让粮食住进“好房子”,从保底收购,到让新鲜农产品进社区等,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收顺利进行。
技术赋能,确保颗粒归仓。秋收期间,各地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了农作物收割效率,实现了颗粒归仓。从采用新型农机实现收割与秸秆处理同步完成,到采用机械化收割、烘干、加工一体化服务,从利用无人机完成山地水果运输,到利用AI巡检机器人识别水稻病虫害并实时反馈数据,从通过“党建+科技”模式建立气象预判机制,到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覆盖更多农户,从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果品贮藏保鲜技术体系,到同步开展收获与秸秆还田作业。在广袤的田间地头,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为秋收注入了科技动力。各地重视现代化粮库建设,配备先进的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让粮食住上了“好房子”。
政策助力,增加农民增收。在秋收的喜悦中,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厚实有力的政策支撑。有的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公司保底收购,带动农民灵活就业和增收致富。有的采取“订单农业+优粮优价”的市场化收购模式,有力保障农民的收益与种粮积极性。有的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价格,全部现金结算,让老百姓卖得放心、钱有保障。有的通过加大政策性粮食投放、强化产销衔接等方式,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最低收购价政策,到各类农机补贴政策,各地各部门打出了政策组合拳,为秋粮丰收注入了政策活水。
主动作为,解决后顾之忧。秋粮丰收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各地各部门主动担当作为,抢抓有利时机,高质量推进秋粮收储工作。面对持续的秋雨,地方政府注重统筹协调,从联合收割机的调配,到及时的气象预报,从电力供应,到交通保障等,保障了秋粮收储。各地各部门抓实秋粮收储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解决广大农民和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针对农产品滞销问题,一些地方举办“农家土特产惠民直通车”活动,集中展销无公害农产品,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采购。通过直通车活动,让消费者享受实惠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农产品消费。(张若麟)
- 2025-09-30严守底线红线,让节日风清气正
- 2025-09-30弘扬英烈精神,谱写青春华章
- 2025-09-30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传承英雄精神扬帆
- 2025-09-30努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