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英烈精神,谱写青春华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2025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在烈士纪念日举办庄严隆重的纪念仪式,既是一种常态,更是一种法治要求,早已形成一种社会共识。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各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大家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先烈的尊崇与惦念,缅怀那些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历史阶段中为国家、人民作出重大贡献并英勇牺牲的先烈。这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这是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凝视,这是对先烈们的缅怀与铭记。从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奔走呼号,到夏明翰“砍头不要紧”的奋起呐喊,从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坚定信仰,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在举国上下喜迎国庆之际,我们要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增强信心力量,在深切缅怀中勇担使命。
缅怀英烈,既要了解那一段艰难岁月,熟悉英烈事迹,也要传承英烈精神。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风骨与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日前,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等单位组织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分别以“众志成城”“中流砥柱”“精神丰碑”“大国担当”为主题,带领广大学生重温那段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从思政大课,到烈士纪念日的纪念仪式与活动,都是为了激励引导干部群众赓续传承英烈精神。各地各部门要用好各类红色资源,向广大青少年讲好英烈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开放发展的故事,汲取精神力量,开创美好未来。
铭记是为了更好奋进。无论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还是在烈士纪念日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都是为了从英烈身上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当前,中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压力挑战,我们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真抓实干中迈出坚实步伐。尤其是新时代青年,要弘扬英烈精神,贡献青春智慧。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中,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身影里,在建设科技试验田和产业开发区的探索实践中,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张继)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