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让思政大课启迪人心引发共鸣
近日,一堂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开讲。课程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四大篇章,分别以“众志成城”“中流砥柱”“精神丰碑”“大国担当”为主题,带领广大学生重温那段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
让思政课更有活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本身就是一堂深受启发的思政“公开课”。如何把纪念活动激发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运用好发扬好,并转化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需要各地持续用力,创新载体形式,把这堂思政课继续讲下去。血肉铸史,山河为证。各地要坚持正确抗战史观、二战史观,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从源头上加强历史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的历史启蒙。要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培育广大学生质朴的家国情怀。要通过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课堂讲述,读懂那一场艰苦卓绝伟大抗战的深远意义。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传承赓续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血性。通过聚焦主题的生动讲述,把理论从书本中拽出来,切实解答广大学生心中的疑惑,通过讲好先烈们的故事,触动人心,增强信心力量,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让思政课更有感触。如何把这堂大思政课讲好讲活,讲出韵味和成效,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为了把大道理讲小,小细节讲透,老故事讲新,各地的思政课教师多次深入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纪念馆,只为打磨出一堂“听得进、记得住、能共鸣”的精彩课程。每一句讲解都反复推敲琢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心设计。伟大抗战精神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学生能够理解、愿意认同、乐于传承的精神基因。通过扎实认真的准备,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主题一致、内容连贯、层次分明的思政课。讲好这堂思政课,视野要大、格局要大、阵地要大。掌握最权威的史料,挖掘最动人的故事,融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等鲜活素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复原”英雄人物、讲述家书故事;带领学生来到红色场馆,化身“小民兵”,体验地道战的智慧,让思政大课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让思政课更有共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各地在同上这堂思政大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深入实际的现场教学,更加注重激发广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上好这堂思政课,不再只是简单地重温历史材料,或者是观看历史影像资料,而是让广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观摩体会,到各类纪念馆去现场感受。有的组织广大学习走进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重走抗联路,在行走中读懂东北抗日联军宁死不屈、浴血奋战的英雄史诗;有的组织孩子们拿起画笔、制作手抄报,用童真的视角再现抗战历史,让红色记忆跃然纸上、扎根心中。回望来路,硝烟已散;瞻望前方,薪火相传。今天的书桌连着明天的家国,当伟大抗战精神通过这堂思政课种进孩子心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担当。(蒲都文)
- 2025-09-21【好评中国】为文化遗产保护插上“数字翅膀”
- 2025-09-21【好评中国】着力常与长,迈出作风建设新步伐
- 2025-09-19警报鸣响:是历史的警钟,更是奋进的号角
- 2025-09-19【好评中国】票根经济彰显消费创新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