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好评中国】让更多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一线

2025-09-05 17:34 来源:中国甘肃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各部门要更加重视优质资源的下沉,让改革开的成果为人民群众共享。对此,各地要勇于探索实践,完善机制体制,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面向基层,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焦虑,通过区域教育医疗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在探索实践中优化资源供给。总体看,当前我国高质量的资源供给仍存在缺口,各地要有针对性地提高优质资源供给占总供给的比重,综合运用国家规划、财政、金融等杠杆,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质量公共资源供给。以优质医疗资源为例,各地只有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医学教育改革深度协同,才能从源头保障基层拥有足够且足以让群众信任的好医生。各地要根据人口、疾病情况和规划,定期发布哪里缺什么类型医生、数量缺口多少,画好实时“人才缺口地图”。要通过定向扩招、本地培养方式,重点扩大紧缺专业招生,为基层精准输送人才。要加强西部地区特色化“一流学科”建设布局,引导西部高校以特色促发展,增加对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学科方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的评价,进一步发挥“双一流”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进而优化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

  在科学配置中激发资源活力。教育、医疗资源是有限的,“摊大饼”式的资源配置不仅难以提高服务质量,更易造成资源与需求的错配现象。各地要加快建立健全以数据为基础的公共资源配置管理体系,结合对区域人口和教育医疗等资源的数据变化,对资源需求变动开展精准预测,科学指导资源配置。以教育资源为例,各地要在人口流入量大、普高学位紧张的地区动态调整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的学位供给,引导部分生源萎缩的中职学校转型为综合高中。要加快研究适应职普融合的考试方式,消除中职教育“普高化”倾向。当前,很多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城市的核心区域,没有完善的机制很难合理调配资源。对此,各地要优化激励政策,制定专项职称评定倾斜政策,实现帮扶教师在受援地参与职称评审,强化输出地的激励保障。要支持东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西部打造跨区域的科创平台,为西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在技术赋能中提升资源效能。在优质资源配置和效能发挥方面,各地要深挖潜力,通过创新运用科技成果,用好用活各类优质资源。要实施保障优质资源高效共享的教育数字化环境建设行动,打通底层数据通道。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教育大数据中心,构建结构合理、互联互通的核心平台体系,改变当前平台多头建设、系统割裂、数据不互通的局面。以医疗服务为例,要构建全流程智能化体系,赋能家庭医生。从诊前借助智能问诊与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诊中依托人工智能临床决策支持和远程会诊,再到诊后通过智能语音外呼实现居家随访,增强公共医疗资源的效能。各地要推进智慧村卫生室建设,通过移动智慧巡诊车等,开展偏远村居的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全力打通偏远村居百姓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健康获得公平性、可及性。要构建基层医疗卫生大数据预警平台,强化基层“哨点”作用,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李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