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八秩烽火铸精神 砥砺奋进向复兴

2025-09-04 17:59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14年浴血奋战驱散黑暗,赢得民族尊严;八十年后,硝烟散尽但精神永存,伟大抗战精神仍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当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以实干担当书写新时代的答卷。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爱国情怀凝聚民族力量。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抗战时期,没有先进武器装备,没有充足物资保障,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让亿万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工人昼夜赶制军火,农民节衣缩食支援前线,青年学子投笔从戎,知识分子以笔为枪。从杨靖宇“腹中满是草根树皮仍拒降”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的呐喊,无数先烈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的重量。如今,爱国不再是硝烟中的冲锋,而是岗位上的坚守。青年干部要树立“国之大者”意识,摒弃“精致利己”倾向,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生产一线扎根耕耘,在科技攻关战场勇闯“无人区”,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坚定信念筑牢精神之基。理想信念是抗战胜利的“精神密码”,更是新时代应对风险挑战的“压舱石”。面对装备精良的侵略者,正是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抗日军民在绝境中奋起,左权将军写下“为民族牺牲”的豪言壮语,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纵身跳崖,无数先烈用“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照亮了胜利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青年干部更要补足精神之“钙”。要通过红色研学触摸历史、聆听老兵讲述感悟初心,将抗战精神融入理想信念塑造,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在风浪考验面前绝不退缩,让信仰之基更加牢固,让前进方向更加明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奋斗姿态扛起时代重任。奋斗是抗战精神的底色,更是成就事业的必经之路。抗战岁月里,青年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有的在战场浴血拼杀,有的在后方保障物资,有的深入敌后开展宣传,用青春热血诠释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奋斗精神。从南泥湾垦荒的“自力更生”到游击战中的“灵活应变”,抗战胜利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今天,我们无需面对枪林弹雨,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战场同样需要奋斗精神。青年干部要主动走出“舒适区”,到矛盾集中、任务繁重的岗位锤炼本领,在“干中学、学中干”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力戒“躺平”“佛系”心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把民生实事办出成效,让奋斗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传承精神、开创未来。伟大抗战精神穿越八十载岁月,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新时代的我们,当以爱国为底色、以信念为指引、以奋斗为路径,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唯有如此,才能告慰革命先烈,才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稳步前行,让和平之花永驻人间,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甘肃水投集团 武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