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奏响“河海津韵”里的生态乐章
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举办。“何以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何以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意在从细微处管窥新时代中国的万千气象,透过天津这个窗口,了解中国,宣传中国。
天津作为一个河海交汇城市,既有丰富生态资源,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近年来,天津主动担当作为,在河海治理与生态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履,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河海共生的绿色发展交响乐。
天津,依海而生、向海而兴,自古以来就因为河海交汇而孕育了多元文化,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富足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因地处“九河下梢”,承接了上游七省(区、市)70%的入海通量,导致其海洋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既要抓经济发展,也要抓生态治理,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面对近岸海域陆源的较重污染,天津没有退路,而是迎难而上,打响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从制定入海河流专项治理的“一河一策”,到深化“控源、治污、扩容、严管”措施,通过系统化治理、工程化推进,取得了入海河流水质和近岸海域水质协同提升的显著成效。如今的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大幅提升,劣四类水质区范围大幅收缩,走出一条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协同改善环境质量的成功路径。
从近岸海域陆源治理,到城市蓝天治理,天津的生态画卷在向更广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延伸。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近年来,天津坚持问题导向,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协同推进,建立移动源清洁化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实施专项行动,着力构建清洁运输体系。2024年,天津PM2.5年均浓度达到38.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3.2%、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通过扎实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蓝天幸福感。作为北方工业重镇,天津持续践行“两山”理念,将生态环保与美丽天津建设深度融合,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通过强化协同联动保障空气质量、聚焦绿色低碳推进结构转型、着眼美丽天津建设打造示范标杆、坚持改革赋能优化发展环境等方式,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生态环境好不好,百姓最有发言权。天津是一座风景秀丽、充满活力的城市。城市绿化水平高,海河观光带环境优美,处处体现出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共生。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3483.88万人次,同比增长3.9%;1月至6月,全市国内游客旅游花费1437.61亿元,同比增长12.1%;游客人均花费1066.17元,同比增长8.0%。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天津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面探索出的新模式和新实践,不仅让天津这座古老城市更加生机勃勃,而且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天津样本。美美与共,生生不息。让中国方案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释放更大效能,携手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天津交出了一份绿色发展的“高分卷”。(张若麟)
- 2025-08-10【好评中国】叩响“津津乐道”的民生发展之歌
- 2025-08-09【好评中国】在津沽大地解码“何以中国”的文化密码
- 2025-08-09【地评线】飞天网评:织密监督网,给农村“三资”戴上“紧箍咒”
- 2025-08-09【好评中国】津韵悠悠看中国,和合共生谱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