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津韵悠悠看中国,和合共生谱华章
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举办。天津,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绽放“津派文化”魅力,向世界展现2025上合组织峰会主办城市的独特风采。对于这座具有600年历史的古城而言,这既是荣耀,也是责任,讲好天津故事与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从这里了解天津,读懂中国,这是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意义所在。
展现文化发展的自信。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天津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城市,也是一座勇于开拓创新的城市,有绵长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改革开放的砥砺奋进,有多元文化的和合共生,也有独树一帜的精神标识。天津位于河海交汇之处,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兼容并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互鉴,使得天津城市文化与众不同。天津既有保护完好的文化遗存,也有赓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数量丰富的红色文化。天津拥有4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5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151处重要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或者场所类红色资源,92件(套)重要档案、文献和实物类红色资源,7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河海交汇”的地理位置与“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格,为天津文化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天津音乐节、天津戏剧节、相声春晚等文化品牌活动,擦亮津沽文化标识,充盈百姓文化生活。一项项文化惠民活动,让生活更美好,为这座城市写下了“人民至上”精彩华章。
展现创新发展的底气。一座城市,有了绵长文脉,就有了信心底气。“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天津交出年中答卷。上半年GDP增速同比增长5.3%,经济继续保持韧性与活力,三大引擎协同发力,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加速迈进,“高质量”新态势拓展出发展“新空间”。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供需两侧保持稳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市场活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从文旅消费看,天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春赏花、夏赏乐、秋赏景、冬赏雪,让魅力天津火爆“出圈”。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3483.88万人次,同比增长3.9%;1月至6月,全市国内游客旅游花费1437.61亿元,同比增长12.1%;游客人均花费1066.17元,同比增长8.0%。天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跃上新台阶。
展现开放发展的从容。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天津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坚实步伐。上合组织峰会选择在天津召开,既与天津自身改革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天津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尤其是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合作,天津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友城“朋友圈”不断扩容,好朋友越来越多,仅与正式成员国就缔结了15对友好城市,双方高层互访热络。从职教合作来看,截至目前,天津已在亚非欧23个国家建成24个工坊,其中,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埃及等上合组织国家建设了10个鲁班工坊。鲁班工坊成为连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技术丝路”。从经贸合作来看,2024年,天津与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9国)进出口473.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15.6%。2018年至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在天津累计实际投资13681万美元,新设企业达213家。(张若麟)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