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精准”抓实人才培育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培育质量直接关乎创新效能与事业长远。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升,传统“大水漫灌”式培育已难以为继。人才的培育,贵在“精细”、难在“精准”。唯有将“精细”理念贯穿始终,从识才、育才到护才各环节精准发力,才能让人才从“璞玉”蜕变为“珍宝”,成长为支撑发展的“顶梁柱”,为事业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精细识才,精准锚定培育靶心。识才是培育的首要环节,如同地质勘探,需精准定位有价值的“矿藏”。要构建多维度识别体系,打破“学历至上”“资历优先”的固有思维,既考察专业功底、创新成果,更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挑战的担当。通过日常工作跟踪、专项任务观察、深度交流访谈等方式,深入人才实践场景,捕捉其思维特质、行事风格与潜力空间,绘制立体能力画像。重点筛选那些在实践中崭露头角、兼具钻研精神与协作意识的“好苗子”,确保培育对象与发展需求高度匹配,从源头避免“错配”造成的资源损耗,为后续培育找准方向。
精细育才,精准定制成长方案。育才是培育的核心环节,如同裁缝量体裁衣,需贴合个体特质精准剪裁。要摒弃“统一培训、批量输出”的模式,针对人才的专业领域、能力短板、职业规划,定制个性化培育路径。对技术型人才,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前沿领域探索,搭建实验室、创新联盟等平台,配套专项攻关资源;对管理型人才,侧重战略思维、团队统筹能力,通过跨部门轮岗、重点项目操盘积累实战经验。同时,推动人才在关键岗位“压担子”,让其在攻坚一线经风雨、壮筋骨,辅以“导师带教”传方法、解难题,确保培育内容与成长节奏精准咬合,让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能力提升的实效。
精细护才,精准涵养发展生态。护才是培育的保障环节,如同作物栽培,既需施肥浇水,也需修枝剪叶。要建立全周期跟踪机制,在人才成长关键期主动介入,遭遇瓶颈时提供技术支撑、资源协调,出现偏差时及时提醒校准,防止成长“卡壳”或方向偏离。完善激励约束并行的机制,将贡献度与薪酬待遇、晋升通道、荣誉表彰直接挂钩,激发干事热情;同时明确行为边界,规范资源使用、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筑牢职业操守底线。通过“严管”立规矩、“厚爱”增信心,让人才在安心创业中持续精进,在稳定成长中释放更大能量,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群”的良性循环。(周丽)
- 2025-07-22以党建 “三力” 激活乡村人才 “一池春水”
- 2025-07-22【地评线】飞天网评:为农村公路建设注入新动力
- 2025-07-22【地评线】飞天网评:担当作为,持续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 2025-07-22【地评线】飞天网评:中国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