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地评线】飞天网评:持续增强人工智能的引擎力

2025-03-08 10:0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各地各部门要抢抓机遇,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能够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拓展产业深度。人工智能是一个热点话题,全世界都在关注。春节前后,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确实跑出了“加速度”。DeepSeek全球出圈、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上扭秧歌,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加速落地。各地要乘势而上,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推动“人工智能+”深度拓展。在产业赋能上,要让人工智能尽可能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利用起来,积极支持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开发和应用,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在终端应用上,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AI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快速发展,让老百姓更快享受智能生活。在场景培育上,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加快人工智能在低空经济、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多场景应用。要充分发挥大规模应用和快速迭代升级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的良性互动。

  培育青年人才。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话题之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相对短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是全方位的,要经过系统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对此,各地要启动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打造通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聚集,特别是青年人才聚集,要把更多资源向年轻人倾斜,支持他们去闯,去放手干,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和开放包容的环境,使他们更好发展。面对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加强人工智能校园教育、加快相关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各地各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将最新技术及时融入教学体系,并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联合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各地要梳理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素质模型,聚焦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跨学科思维、人机协作等核心素养培养框架,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强化国际合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治理挑战。特别是对于数据这个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来说,数据安全问题不仅涉及个人隐私还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人工智能治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这需要全球的努力。中国2023年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表达了要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和“智能向善”宗旨,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方向发展。我国倡导世界各国平等、公平、开放地利用人工智能,同时要重视建立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中国积极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协调国际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和治理的问题。技术的进步往往是突破壁垒、打破保护主义的重要力量。只有通过国际协调与合作,才能携手打造公平、安全、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未来,让科技进步真正造福全人类。(张若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