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地评线】飞天网评:把民生为大落到群众的心坎上

2025-03-07 09:31 来源:中国甘肃网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医疗、就业、收入等民生工作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新任务、新要求。对此,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4年,各地各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增进民生福祉,交出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答卷。在就业上,坚持就业优先,打出促进就业组合拳,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在教育上,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在医疗上,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基层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在养老上,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在社会保障上,强化残疾人权益保障,提高优抚补助标准,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惠及1100多万人。在文体发展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扎实筹办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改善民生无止境。各地要始终保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期盼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实现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从这些目标来看,集中贯穿了“民生为大”的主题主线。在资金拨付与支持上,提出要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中央财政倾斜力度上,明确要求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在责任保障上,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分级保障责任,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在资金使用上,提出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民生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主动回应民生关切,把民心民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与细节,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各地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要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要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若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