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激荡基础设施建设的澎湃动能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到京张高铁、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再到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七十五载奋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步伐铿锵,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越来越有力。
在优化结构布局中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注重提升区域性水平,也要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提升整体水平,既要注重传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注重优化结构,也要注重整体布局。近年来,高铁、高速公路、特高压输电线路、5G网络快速发展,高标准高品质基础设施比例不断提高。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比重不断提升,有力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基础性网络不断拓展,农村公路持续增加,农村供电网络持续优化。传统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加速。同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更均衡。从西藏墨脱公路通车,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再到算力网络覆盖“东数西算”全部枢纽节点等,回眸75年,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均衡,神州大地日新月异。
在释放功能作用中增强发展动力。基础设施建设既能拉动经济增长,也能够促进民生发展。从产业发展看,尤其是一些大型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完善,将吸引更多游客到此打卡旅游,也能带动包括文旅产业在内的产业发展。从民生层面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动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能够给各地的人民群众带来包括教育、医疗、产业等方方面面的实惠。从生态层面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提升所在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具体而言,通达的“四好农村路”,既拉动就业,又带动产业、助农增收;中小河流治理,既加固防洪体系,又清理生态河道、保护环境;老旧破损管网整治,既补齐环保短板,又利于用水安全、改善民生。一本本经济账、社会账、生态账、安全账,满满写着的,都是厚重的考量。对此,各地各部门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释放基础设施的综合功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在拓展多元融资中汇聚发展合力。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产业链条长等特点。各地既要用好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也要激活社会资金的投入,拓展多元融资,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为更好更快撬动金融资源,持续推进多元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各地要加大力度引入民营资本,调动社会力量。要搭建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政策体系,让民营资本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的重要力量。要盘活存量资产,带动增量投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机制体制上打通民营资源和社会投入的痛点堵点,汇聚各方面的合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李萍)
- 2024-09-17【地评线】飞天网评:推动水利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2024-09-16【地评线】飞天网评:激荡青年创新人才的青春力量
- 2024-09-15【地评线】飞天网评:透过“投资中国”看中国生机活力
- 2024-09-15【地评线】飞天网评:奏响交通强国建设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