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让“端牢中国饭碗”的手更有力量
田畴尽染,稻菽飘香。截至10月28日,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八成,秋粮丰收已成定局,我国粮食生产将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景。秋粮丰收成定局,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将连续7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为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业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越是在粮食接连获得丰收之际,越是要居安思危,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还要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端稳“中国饭碗”的手更有力量。
要激发责任担当之力。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历来就是一个大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我国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从守住耕地红线,到增加种植面积,从贯彻落实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到完善农业投入体系等,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担当担责,要把“三农”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主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为确保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提供了强有力的责任支撑,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各级党委政府还要再接再厉,主动担当担责,层层压力责任,持续用力抓好粮食安全生产。
要激发科技创新之力。确保中国粮食生产安全,既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也要通过科创新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确保中国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为粮食增产丰收和粮食安全保障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但当前中国农业依然面临核心技术缺位的问题,种质资源、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依然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对此,我们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好种业翻身仗,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新一轮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计划,自主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推动粮食生产上台阶。要变会种地为“慧”种地,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要激发绿色保障之力。丰收中国,绿色田野。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夯实绿色兴农、绿色兴粮的底色,有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和节约灌溉用水等绿色发展方式,力促粮食生产稳产提质,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绿色动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粮食生产资源投入量减少,生产效率提高。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成为绿色兴农的主力军。各地探索创新组织方式和服务机制,鼓励种植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目前,全国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超过9万个。总之,我们在确保粮食连年增产丰收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粮食品质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粮。(李萍)
相关新闻
- 2021-10-30【地评线】飞天网评:让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成为落实的足音
- 2021-10-29【地评线】飞天网评:让南泥湾精神激励我们奋然前行
- 2021-10-29【地评线】飞天网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让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
- 2021-10-28【地评线】飞天网评:以新发展理念之笔,点染中部崛起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