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飞天网评:做好“地摊经济”这道综合治理题
最近,“地摊经济”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受疫情影响,成都市结合实际,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在短时间内增加了10万人以上的就业。对此,中央文明办明确,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一时间,“地摊经济”引发广泛热议,有人极力主张恢复“地摊经济”,有人则担心城市治理出现反弹,如何才能找准民生发展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平衡点,这就成为了一道综合治理题。
“地摊经济”考验治理水平。“地摊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沿街经济,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服务,通过这些流动摊点,让市民感受到了久违的城市烟火气息,让更多人实现了灵活就业,正因如此,“地摊经济”才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时,这些流动的小地摊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对此,许多地方陆续取缔了“地摊经济”,而让城管与游商小贩成为了“冤家对头”。显然,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属于守旧思维。从成都市的例子来看,只要做好前瞻性管理,做到示范引导,就能激发地摊经济的活力。
“地摊经济”彰显治理智慧。“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在“地摊经济”中也必须要有这种收放适度、进退裕如的智慧与能力。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对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注重规范化、智慧化,也要注重人性化和接地气。城市的发展要充分彰显多样性和包容性,才能让城市更有温度与厚度。对城市管理要逐渐从“严管重罚”向“精细服务、严格管理”转化,要结合实际,推出分时分类分区管理,通过设置规定时间、规定区域的方式进行疏导,让地摊经济与城市管理实现相融相生。无论是城市管理,还是基层社会治理,都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收放自如、进退裕如,切忌生搬硬套,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激活“地摊经济”,关键要把握城市管理与民生发展这个平衡度,既要让地摊经济充满人情味,也要让城市管理井然有序,二者的关键就是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
“地摊经济”凸出治理创新。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既要贯彻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也要主动探索实践,更要主动求新求变。在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情况下,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善于开拓创新。成都市在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允许商贩占道经营,做到了精准施策敢担当,打破常规思维,坚持柔性监管、审慎监管。正是这种城市管理的创新微调,激活了市民的就业热情,带动了经济发展,引发了社会关注。近日,该市在原有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提档升级,建立摊点摊区设置引导机制、商贩摊主清洁卫生责任机制、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机制等,更加深入推进柔性管理服务,助力“六保”任务在城市管理领域落实落地,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激活地摊经济的内生动力。传统的经济模式,加上治理创新,就能激发强大的生机活力。善于用好改革创新的金手指,就能走出一条创新发展路。
(张继)
相关新闻
- 2020-05-23【全国两会地方谈】飞天网评:在直面挑战中充满希望与自信
- 2019-03-15【全国两会地方谈】感受发展脉动 体会时代温度
- 2019-03-16【全国两会地方谈】宏图入怀开新境 阔步再迈新征程
- 2019-03-10【全国两会地方谈】奋斗路上需保持抓落实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