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今日声音

匈塞铁路全线通车,中塞友谊迈向新征程

2025-10-05 13:3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贝尔格莱德至苏博蒂察的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5个多小时压缩至最快1小时19分钟,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兴致勃勃地乘坐高铁,体验中国建造的“中国速度”。

  当地时间10月3日,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建成通车,标志着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开通运营。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等双方代表乘坐首班列车,从贝尔格莱德中心火车站抵达苏博蒂察火车站,并出席了开通仪式。

  这条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更是中塞友谊的见证,也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成功对接的典范。

  一、技术突破:中国标准成功对接欧洲市场

  匈塞铁路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建设的第一条高铁,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旗舰项目。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中国铁路技术首次通过欧盟TSI认证的里程碑,打破了欧洲市场对技术标准的固有认知。

  从ETCS-L2列控系统到钢轨、道岔、桥梁钢结构,全线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核心装备。

  塞尔维亚段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开通后,列车时速从40公里跃升至200公里,两地通勤时间压缩至30分钟。

  如今,日均62列高铁穿梭往来,年均运送旅客超340万人次,中国高铁技术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二、民生改善:一条铁路激活区域经济

  匈塞铁路的效益远不止于缩短时空距离。塞尔维亚段建设过程中,中塞团队开展高频次技术培训,为当地培养数百名高铁专业人才。

  通过采购本地建材、雇佣当地员工,直接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以诺苏段为例,12座车站中既有维尔巴斯站的新建,也有既有车站的智能化改造,带动周边商业、服务业同步升级。

  “建一条铁路,兴一片经济”的效应,印证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发展的乘数效应。

  当中国技术转化为塞尔维亚民众的出行便利、就业机会和发展红利时,“合作共赢”便从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现实。

  三、友谊见证:钢铁动脉架起中塞桥梁

  武契奇总统在通车仪式上向铁路修建者和现场群众表达感谢时特别强调:“特别感谢我们中国朋友——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他在社交媒体上还发文称,这条铁路线将大大促进经济发展,他为所建设的成就感到自豪,并感谢中国朋友专业的工作。

  李明大使则表示,匈塞铁路是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将在两国关系的历史上留下光辉印记。

  从技术培训中的知识共享,到建设过程中的文化融合,再到通车后民众出行的日常互动,这条铁路成为中塞人民情感联结的纽带。

  四、未来展望:共建共享通向繁荣之路

  匈塞铁路的贯通,更是一场文明的对话。当塞尔维亚工程师与中国团队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当当地居民乘坐中国高铁便捷出行,当沿线城镇因铁路焕发新生,不同文明的智慧与情感在钢铁轨道上交织共鸣。

  武契奇总统展望未来时表示,从苏博蒂察到布达佩斯明年将仅需1小时35分钟,这是前人难以想象的成就。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的重大项目,匈塞铁路的实践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价值,为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了鲜活范本。

  这条铁路的成功,为中国与欧洲更多基础设施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飞驰的列车不仅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钢铁轨道承载的不仅是疾驰的列车,更是两个国家共同发展的梦想。(董晓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