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护航!朔州东站以担当与温度守护旅客归途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当国庆的欢歌与中秋的团圆在十月的天空交相辉映,一场牵动着千万家庭的迁徙之旅,正在三晋大地温情上演。在晋北门户朔州东站,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运输任务,更是一场以“守护”为名的深情实践。面对双节期间太原局预计发送旅客445万人次的运输大考,这座年轻的高铁站以其特有的温度与担当,在每一个细节处用心,在每一处服务上用情,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化作旅客触手可及的温暖体验。
精准施策,织就假日出行“保障网”
晨曦微露,朔州东站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日均开行75列高铁、接发2万名旅客的运输重任,让这座车站如同一个精密的运输枢纽,嵌入了太原局集团公司增开117列旅客列车的运输体系之中。车站深谙“一日一图”之道,根据客流动态精准研判趋势,敏锐把握着客流变化的脉搏:节前,这里汇聚着天南海北的归乡游子,人潮涌动却秩序井然;节中,车站变身为通往云冈石窟、应县木塔等景区的“文旅走廊”,承载着游客们探寻古迹的期待;节末,又稳稳承接起返程复工的大军,护送他们踏上新的征程。这种对客流规律的精准把握,让车站的运输组织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每一趟列车的开行时刻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个岗位的配置都经过周密考量。在站台的方寸之间,工作人员以精准的指挥确保着高铁列车的安全停靠;在候车大厅,志愿者们以娴熟的引导维持着客流的有序运转。正是这种科学精准的运输组织,为旅客顺畅出行构筑起最坚实的屏障。
温情服务,点亮旅途中的“暖心灯”
如果说运力保障是骨架,那么温情服务就是血肉。在朔州东站的方寸天地间,效率与温情如同并行的双轨,相辅相成。基于对客流峰谷的精准预判,车站动态调整安检、检票通道,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化作流动的风景线,他们的及时引导、耐心解答,成为疏导人流、安抚焦虑的“润滑剂”。当遇到列车晚点等突发状况,完善的应急预案立即启动,透明的信息发布与便捷的改签服务,共同为旅客筑起内心的“安全岛”。
然而,服务的真谛更在于那些超越规程的主动关怀。在这里,温暖由每一位普通的铁路职工亲手传递:客运员俯身耐心为长者解惑,安检员在执行标准时顺手托一把沉重的行囊,售票窗口始终为“脱网”人群保留着熟悉的通道。一块象征团圆的中秋月饼,一面舞动的小小国旗,一句乡音浓浓的“旅途顺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恰如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归途的温暖银河,让高效出行浸润着人性的温度。
坚守奉献,铸就万家团圆的“基石”
夜幕降临,最后一趟高铁缓缓驶离站台,但朔州东站的工作并未停歇。节日的万家灯火背后,是铁路人以坚守书写的奉献篇章。当万千旅客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中,朔州东站的全体职工正经历着一年中最忙碌的“大考”。
从运筹帷幄的管理者,到嗓音沙哑仍保持微笑的客运员;从火眼金睛的安检卫士,到深夜精检细修的机械师......他们用责任与担当,编织着一张密不可分的服务网。在日均75列高铁的安全运行背后,是无数个不眠夜的坚守;在2万名旅客的顺畅出行背后,是无数个岗位的协同配合。
这些平凡的铁路职工中,有人多次缺席家宴,有人将孩子的期盼深藏心底。正是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缺席”,成全了千万人的团圆。站台上匆匆的脚步,车厢里忙碌的身影,控制室内专注的眼神,共同构成了“流动中国”最动人的图景。他们是朔州东站服务提升最坚实的基石,是这个伟大时代最值得歌颂的平凡英雄。
黎明时分,新的一天开启,一列列动车组又如银龙般驶出朔州东站,载着游子归家的期盼,也载着铁路人的深情守护。双节的旅途终将结束,但朔州东站对美好出行的追求永无止境。在这座年轻的车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的高效运转,更是一个新时代的缩影——那里有科技的精准,更有人情的温暖;有发展的速度,更有幸福的温度。每一次安全正点的抵达,每一张满意而归的笑脸,都是对铁路人奋斗最好的礼赞,也是对“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初心使命最生动的诠释。(李鑫)
- 2025-10-05主动作为,激活“双节”文旅消费动力
- 2025-10-05担当担责,让脱贫的兜底更稳固
- 2025-10-05在红色印记中汲取奋进力量
- 2025-10-04山西光伏班列鸣笛启程:一条“新通道”折射三重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