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小陇漫评

小陇漫评|电子发票,数字中国的时代印记

2025-09-30 11:37 来源:中国甘肃网

  自10月1日首趟旅客列车到站起,铁路12306APP中的“电子发票”功能已悄然成为新主流。这场从“有形纸票”到“无形数据”的变革,不仅是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更蕴含着铁路部门对环保使命的坚守、对民生需求的积极回应,深刻烙印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步伐。

  从“纸间”到“指尖”,铁路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是铁路服务紧跟时代步伐、拥抱数字化浪潮的有力见证。以往,旅客为获取纸质报销凭证,常常需在车站的自助机前排长队等待打印,一旦丢失又无法补办,不仅耗费时间,还可能造成损失。而现在,随着电子发票的普及,这一困扰将成为历史。行程结束或退票、改签业务办理后的180日内,旅客动动手指,通过铁路12306或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等渠道,就能轻松申请开具电子发票,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旅客少跑腿”,更好契合了绿色环保理念,减少纸张消耗,助力可持续发展。

  铁路全面推行报销凭证电子化,让财税管理搭上数字化发展的高速列车。个人在办理年度个税汇算时,无需再手动上传差旅发票、乘车发票,系统可直接调取电子发票数据计算可抵扣金额,构建起“购票—开票—报销—抵扣”全链条闭环管理,大幅降低申报难度与误差率。企业端更实现了税务系统直连,自动完成发票核验与报销审批,减少70%以上的人工审核时间,推动了财税管理从“纸质化审核”向“数字化监管”转型,财务处理时间从按天计算压缩至分钟级。

  技术的进步,从未消解为旅客服务的情感重量。铁路部门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体、脱网人士等特殊旅客的需求,增设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特殊旅客只需凭借购票时的有效身份证件,在车站相关设备或窗口获取“扫码开票单”,后续无论是自己操作还是委托他人,利用12306APP扫码即可完成发票开具,保障了不同群体都能平等享受电子发票带来的便利,用“线上智能+线下温情”跨越数字鸿沟,尽显人文关怀与服务温度。

  从绿皮火车到智能高铁,从纸质票据到电子凭证,铁路的每一次进化都与时代同频、与民生共振。当电子发票的微光在亿万人的手机里亮起,那是数十万棵树木的新生,是旅客从容出行的笑容,更是数字中国温暖前行的印记。这张没有油墨的发票,终将成为镌刻在时代年轮里的民生答卷。(文/陈达 晏嘉彤 漫画/张子骏 动画/许恒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