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好评中国】把紧日子过成好日子的铺路石

2025-09-13 09:05 来源:中国甘肃网

  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称《条例》)印发以来,各地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意识加强、措施走实,新风新貌扑面而来。但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各种误区与问题。对此,各地党政机关要吃透把准《条例》精神,从作风建设、深化改革与精准施策方面抓好贯彻落实,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到实处。

  过紧日子要求真务实。从根本上讲,我们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并非只是单纯地节约,而是要一以贯之地赓续优良传统,在日常的点滴细节中做到求真务实。从历史层面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从现实层面看,我们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融入到工作与生活之中,避免短视思维、侥幸思维,时刻紧绷思想之弦,做到一以贯之。某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各种乱象与问题,从根本上分析,在于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政治站位,缺乏大局意识,没有从政治高度去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把《条例》的落实与强化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决遏制和根治铺张浪费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确保过紧日子要求不悬空、不落空。

  过紧日子要开源节流。各地不能只是简单地贯彻落实《条例》,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做到开源节流。要倒逼各地各部门用好用好自身资源,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各地要把过紧日子作为改革的“窗口期”和“催化剂”。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财政紧张现象,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因素。比如,行政成本过高、资源配置低效、形式主义浪费等,在过紧日子的背景下,各地各部门更要主动担当作为,用改革的思维来破题破局。从这个角度而言,一些地方陷入“越紧越保守、越保守越紧”的恶性循环,根源在于缺乏动真碰硬的决心和改革创新的活力。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通过改革的办法破解财力约束,优化资源配置。从创新机制积极盘活沉睡资产,累计形成可支配财力,到改造低效厂房,推动亩均税收提升,各地通过创新实践实现了生财有道,实现了理财有方。

  过紧日子要精准施策。对于各地各部门而言,过紧日子既是一道必答题,也是一道创新题。在财政紧张的大环境之下,各地关键要善于用好系统思维和统筹思维,在工作谋划和推进中不能乱决策和拍脑袋,而是要做到精准谋划改革路径、精算财政资金、精减编外临时用工、精细推进市场化改革。唯有统筹推进,精准施策,才能事半功倍,才能用好每一分钱。过紧日子绝不是放弃民生保障、放慢发展速度的懈怠理由,而是有保有压的利弊权衡、精准施策的最优选择,是一门稳妥把握“减”和“增”的学问。各地各部门在探索高效低成本的治理路径的同时,要明确干部正当的薪金待遇不能减、民生领域的投入不能减、在关系地方发展的战略产业重大项目上不能减。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决不能抠抠搜搜、无所作为,要统筹力量、集中资源给予倾斜,让“过紧日子”与“办好实事”形成良性互动,把紧日子过成好日子的铺路石。(张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