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好评中国】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人才动力

2025-08-16 11:25 来源:中国甘肃网

  海洋工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硬支撑”和“加速器”,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资源与能源安全保障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向高端迈进,不断推动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事业向深远海发展。

  海洋工程技术为海洋权益维护筑牢屏障,为国家安全增添保障。海洋工程牵引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控制等产业链升级,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海洋治理能力方面,海洋工程技术的作用日趋显现。当前,各地各部门聚焦近浅海资源开发利用,研发的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突破复杂海况下海工结构施工安全技术瓶颈,有效解决了近浅海工程长期面临的恶劣海况施工难、环保风险高等问题。截至2024年11月,相关部门批准49个立体分层设权项目,涉及用海面积1.8万公顷,新增投资1922亿元,为加强海洋科技攻关提供了坚实保障。但在深远海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各地各部门要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协同与生态保护,逐步构建起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实现从“浅海开发”向“深海经略”转型。

  科研攻关必须有一股韧劲,这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用实践验证的真理。科研之路从无坦途,无论是基础研究中对未知规律的探索,还是技术攻关中对“卡脖子”难题的突破,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愈挫愈勇的决心。每一项重大科研成就的背后,也都是科研工作者以韧劲对抗困难、以执着坚守初心的生动写照。有的从一名基层技术员到选择研究海洋工程技术,历经10余年攻关,才形成新型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安装、检测及修复加固成套技术,大幅提升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由此观之,各地各部门要为各类技术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条件,让更多有志于海洋工程技术的年轻人主动投入到技术研发中来。各地各部门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各类海洋工程技术人员的信心力量,拿出坚持到底的科研韧劲,在更多领域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匹配市场需求、服务重大工程,是点燃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的关键点火器,为海洋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当前,全球海洋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是海洋工程装备驶向市场与重大工程的舵手。海洋工程技术创新更好地应用于重大工程方面,各地科学家要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不畏艰难、不断突破、勇攀高峰,在努力攻关中专注科研、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同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既勇于追求真理的纯粹性,也更加关注技术向社会价值的转化,通过二者融合,协同构建“需求牵引研发—市场反哺科研”的闭环。各地要强化年轻人才的培养,激励研究海洋工程的年轻人始终心怀家国,将个人理想融入海洋强国建设事业。激励广大青年科研工作者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脚踏实地、不怕失败,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张若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