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转变观念,做好服务效能必答题
高质量的政务服务能够显著提升民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此,各地各部门要再接再厉,持续减少办事材料和环节,更好融合线上线下服务,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转变观念中提升服务效能。近年来,各地推行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便捷的服务,但也存在一些短板问题,从相关数据的共享,到服务机制的完善,再到服务理念的转变等,需要持续用力。精简不必要的审批和材料,关键要敢于放权,积极打通地域、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整合审批流程,避免重复环节,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信息、材料共享。减流程、减材料,要从政府各职能部门转变服务理念做起。试点推行“一窗通办”改革,打造无差别受理综合办事窗口,解决线下沟通机制存在的地理分割、职能分块等问题,做好信息共享,确保信息同步、流程一致。无论是“一窗受理”还是“一窗办结”,都意味着要下放权限,显然,技术突破、流程再造并不难,真正的难点在于转变观念。各地各部门要及时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意识与服务效能。
在深度融合中突出服务为民。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是大势所趋,近年来越来越多事项已经实现随时办、随地办。但由于办事平台越来越多,操作系统越来越复杂,也给包括老年群体在内的部分群众带来了不便。在加快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同时,各地各部门也不能忽视线下服务,而是要推进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打造应用系统,确保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窗口端“数据同源、标准同一、服务同质”,大力推进线下帮办。智能化服务不能只求速度不顾温度,而是要延伸服务触角,提供不同方案,让办事群众有更多选择权。各地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等群体诉求,保留线下兜底服务。对老年人等群体要线上引导办,线下帮着办,拿出更多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彰显服务为民的深厚情怀。
在主动作为中打通服务堵点。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只是一种手段与方式,关键要通过这个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优化营商环境,便利群众办事,各地推出越来越多的便民惠民政策,但一些企业和群众反映,从“出台政策”到“享受到政策”,还有一段距离和“时差”。这就需要各地主动作为,掐住政务服务痛点,打通堵点与卡点,让惠企利民政策更好落地。各地要从“要政策”向“送政策”转变,全面梳理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条件和适用规则,精准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和群众,在更多领域实现政策“免申即享”。各地要依托政务服务平台设立惠企专区,建立“政策直达”机制,切实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蒲都文)
- 2025-03-10【地评线】飞天网评:让法治为民的答卷更温暖人心
- 2025-03-10【地评线】飞天网评:用实干奋斗书写新时代巾帼篇章
- 2025-03-10【地评线】飞天网评:“投资于人”带来全体人民更好的幸福生活
- 2025-03-09【地评线】飞天网评:“一老一小”映照服务为民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