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地评线】飞天网评:“一老一小”映照服务为民的初心

2025-03-09 10:37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连着民心。唯有织密织牢“一老一小”服务网,才能托住稳稳幸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对此,各地各部门要立足实际,拿出务实举措,更好关爱“一老”、呵护“一小”,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持续完善硬件设施。近年来,各地重视“一老一小”工作。目前,全国已经建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7万个,在县区层面建成示范性养老服务网络446个,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个,托位约480万个。总体看,硬件设施还有待持续完善。在农村地区,要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建设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备的“一老一小”活动场所,让老人们有地方去、孩子们有人管,要完善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硬件设施,满足“一老一小”多样需求。在城市地区,在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中要按照“存量更新”和“全龄友好”理念,一体规划空间布局,为养老、托育预留好功能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要因地制宜,建设老年食堂、日间照料站、儿童游戏区、共享书屋、多功能活动厅等,要根据人口规模等,在居民小区、自然村配备不同面积的儿童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基本活动需求。

  不断提供优质服务。织密织牢“一老一小”服务网,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期盼。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针对居家养老,各地社区要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使居家老人享受到与社区养老的同质服务。针对优质托育服务的强烈需求,各地要大力发展社区托育、企业托育等模式,加强托育人才培养,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集聚,各地要聚焦群众托育现实需求,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服务,增加嵌入式托育点,提供小型化、便利化、融合化托育服务。各地要建立严格监管机制,保障婴幼儿安全与健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各地要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老人助餐、儿童托管等需求的分布,提升服务响应效率,通过开发人工智能语音陪伴机器人,缓解老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

  加快补齐弱项短板。近年来,我国在养老、托育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相关服务规范和发展,但与群众的期待和要求相比,还有一些短板弱项需要补齐。无论是基础设施上,还是服务机制上,都要持续用力,要通过探索实践,加快补齐弱项短板。在普惠托育方面,各地要立足实际,探索社区办托、单位办托、幼儿园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元供给模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各地要强化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做好专业人才队伍扩容。各地要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健全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提高职业吸引力。在力量聚合上,各地要设定不同类型机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合力。在服务格局上,各地要探索政府补一点、社会力量帮一点、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方法,不断优化“一老一小”服务。(蒲都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