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今日声音

共建共享,丝路延绵,让世界浪漫相拥

23-10-13 17:4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常欢

  一条条铁路的投入运营,让铁路建设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面,不仅推动了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深化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人民网)

  互联互通“新思路”,勤画“新丝带”。十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旨在传承丝路精神,更诚恳地展示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的担当。从中欧班列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中巴经济走廊到产业园区合作,一个辐射全球各大陆、连接世界各大洋的互利合作网已初步形成。同时,基础设施的加速互联互通,行稳致远,使得铁路运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换装畅通”,让各国交往更具活力,让“一带一路”建设最终汇聚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和谐之路,让世界人民共享新丝路缔造的盛世繁荣。

  共商共建“新思路”,铺就“共享路”。中埃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成功开展一大批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中国企业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在沙漠中拔地而起、非洲首条电气化轻轨铁路斋月十日城市郊铁路正式运营,为沿线近500万居民提供出行便利。“一带一路”铁路交通的构建,给沿线各国和人民带来无数机遇。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国人民同时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新丝路福利。

  交流互鉴“新思路”,铸起“文化桥”。古丝绸之路上,满载东方辉煌与神话的巨航出洋,带回了西方吟哦的赞歌;如今的一带一路则运输去中国的诚心,带回沿途国家的真心。近年来,中埃不断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双方结成17对友好省市,每年数十万民众常来常往,埃及的12所公立中学开展中文教育,近30所大学开设中文专业,建成4所孔子学院、2个孔子课堂、2所鲁班工坊,“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在埃及持续升温。中国以开放姿态,愿揽青山入怀,而友邦亦作日月星辰,愿向东方奔流入海,文化疆域因此而延展,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合则强,孤则弱”。呼应合作潮流,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正与沿线各国一起,抒写开放包容新华章,奏响合作共赢最强音。(孔祥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