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好评中国】实干奋斗,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2025-10-09 08:4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和美乡村更多涌现,“村超”“村晚”等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群众增收渠道拓宽……“十四五”期间,农业更加高质高效、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更加富裕富足的壮美画卷在广袤大地铺展。

  在技术赋能中保障粮食安全。科技是我国农业突围的重要依托,各地要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动力活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翅膀,让粮食生产变得更加轻松高效,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去年年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超过96%。“十四五”以来,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粮食产量迈上新的台阶。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了740亿斤。对此,各地要加快农业科技的运用,通过技术赋能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从种子,到播种,从收储到加工等,各地要把农业科技融入到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与细节,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

  在和美乡村中推进乡风文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民群众的期盼。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民众向往优质生活方式的重要生态基础。从“脏乱差”到“绿富美”,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完善让乡村里子更厚实。95%以上的村庄开展清洁行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让村民的生活更为舒适,文明乡风的浸润让村民的精神更加富足。“十四五”以来,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乡村治理方式推广应用;“村BA”“村超”“村晚”等“村字号”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在“面子”和“里子”的提升中,在“口袋”和“脑袋”的富足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速落地。

  在产业振兴中促进增收致富。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小苹果、小木耳、小黄花等不断壮大的特色富民产业,让田畴沃野焕发勃勃生机,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发鼓囊、日子奔头更足。“十四五”期间,各地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去年全国休闲农业的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左右。当前,我国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培育形成2—3个优势特色突出、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总产值超1.7万亿元。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到去年的2.34:1,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迈步新征程,各地要用好用活各方面的政策支撑,加快产业振兴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红红火火。(张若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