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在路上 化风成俗“不止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为我们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优良党风是引领社风民风的强大旗帜。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社会关注,对社风民风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践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时,全社会也会纷纷效仿,从而推动社风民风向善向好。反之,如果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就会带坏社会风气,侵蚀社会的价值根基。从革命战争年代,党以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赢得群众拥护,到新时代以来,以八项规定为开端的作风建设让清正廉洁的新风尚吹遍神州大地,无不证明了优良党风对社风民风强大的引领作用。
作风建设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作用。作风建设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重视并发挥 “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身处重要岗位,肩负重要责任,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广大党员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风气。“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带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反对“四风”,带头践行党的优良作风,就能形成“头雁效应”,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进而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反之,如果领导干部搞特殊、有例外,甚至带头违反规定,那么上行下效,整个社会风气必然受到严重破坏。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当好作风建设的“领头雁”。
作风建设久久为功才能实现化风成俗。优良的党风是改进社风民风的强大动力和前提,而优化社风民风的新任务新挑战也对党风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推进作风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杜绝不正之风的滋生;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将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还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以严肃的纪律保障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只有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让优良作风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实现化风成俗的目标。
作风建设任重道远,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社风民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力量。(冯相龙)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