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环县关营村 “三招” 治出全国文明村镇
近日,全国文明村镇名单揭晓,环县木钵镇关营村榜上有名。这个地处城郊的村庄,用产业富民的实招、治理有效的妙招、党建引领的硬招,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新时代乡村文明的绚丽画卷。

党建引村
村子发展得好不好,关键看班子。关营村坚持“选能人当家人”,把4位致富能手、3名返乡务工者纳入村“两委”,让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特别要说的是那位扎根乡土25年的村支书,他以村为家,带着“两委”班子24小时待命,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这样稳定又给力的带头人队伍,就是村子发展最坚实的后盾。
在党员培养上,关营村也下足了功夫。从青年农民和产业能手中选拔后备力量,近三年培养4名入党积极分子,储备5名大学生后备干部。16名骨干党员带头闯市场、办产业,喊出“党员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一起干”的口号,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越来越强,真正成为了村庄发展的“主心骨”。
产业活村
作为城郊村,关营村另辟蹊径,打出“菜篮子+文旅牌”。村党支部领着合作社,带着乡亲们建起田园综合体,既能种植采摘,又能观光游玩。2024年,140户村民靠着瓜菜产业,消费收入达到11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到1.7万多元。
更厉害的是农文旅融合的创新。村里打造自助烧烤园、康养垂钓园,让游客既能体验田园乐趣,又能感受乡土文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顺势突破36万元。周边村庄也跟着学,建起20多家家庭采摘园,形成了“一花独放引来百花开”的热闹局面。
文明兴村
关营村的乡村善治,靠的是“三治融合”。村里构建起“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网格,3名支委包5个网格,32名党员联系221户群众,织起一张细密的基层治理网。“1分钟受理、5分钟转办”的快速响应机制,让群众的问题能及时解决,这几年妥善处理了30多起突发情况。
村里还通过文明家庭评选、设立红黑榜,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全村一家人”实实在在行动起来,近五年开展50多场志愿服务,帮扶80多户困难群众,“一家有难大家帮”的文明之花在村子深深扎根。
从党组织的“强”,到产业链的“活”,再到文明风的“暖”,关营村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振兴没有捷径,唯有因地制宜精准实干!当基层党组织成为发展引擎,特色产业找到市场支点,文明治理注入情感温度,乡村就能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记者:都俊龙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