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作为,科学谋划好“十五五”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精准定位中找准着力点。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挑战,各地区要立足自身实际,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着手,从全国大局出发,精准定位,加强规划衔接。各地要注重调查研究,在问计于民中拿出更加科学务实接地气的发展规划。要坚持发展需求和地方实际相统筹、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贯通,全力补短板、扬优势,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面对外部压力的影响,各地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着力点,迈出新步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确保完美收官,推动平稳开局。
在因地制宜中激发新动能。近年来,我国重视科技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制造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8%,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各地要强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激活发展新动能。要强化科技产业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地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才能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造福人民中答好民生卷。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乡村振兴,到共同富裕,从“一老一小”,到民生保障,从基层治理,到群众增收等,各地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对于脱贫摘帽地区而言,要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中之重,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增加群众收入。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要情牵“一老一小”,办好民生实事。各地要持续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继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各地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支持优势企业做强做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韧性活力。要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蒲都文)
- 2025-05-02奋斗为笔,写下昂扬的劳动壮歌
- 2025-05-02挺膺担当,用青春绘就璀璨华章
- 2025-05-01弘扬劳动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 2025-05-01让劳动光荣的主旋律更高亢激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