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让中国经济的“向新力”更激昂澎湃
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3%,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伴随着创新引擎动能澎湃,中国经济十足的“向新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日益强大的韧性和潜能,为世界注入宝贵的确定性。
持续推动科技向“新”突破。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增强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今年一季度,在科技创新的有力推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无人机、X荧光光谱仪、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取得一系列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内生动能不断增强。神州大地,大量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时隔17年迎来首次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施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以联合资助模式投入资金;四川发布100个“双向揭榜挂帅”项目,聚力突破关键技术;吉林紧扣产业需求,整合省内科研资源和力量,高效运行3个省级实验室,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并不断加快转化应用,经济新动能不断成长。
持续推动产业向“新”转型。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在新质生产力催动下,“世界工厂”展现新样貌。纺织业加大新材料研发,用人工智能重塑生产;采矿业向全流程无人模式转变,显著提升作业安全性和效率;机械制造业积极优化生产工艺,推动数字化升级。创新,始终是产业抵御风险、增强“抗压”能力的最大底气。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才能在产业发展大潮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今年以来,各类创新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开源社区等高能级研发平台加快建立,助力产业链实现高度协同。各地要持续打造高能级平台耦合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样品样机到企业产品、市场商品的转化。
持续推动消费向“新”升级。今年以来,在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推动下,电子产品消费需求有效提振,带动整机生产和销售明显加快。前两个月,5G手机出货量4161.9万部,同比增长7.6%,其中国产品牌出货量占比85%。一季度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3.5%。创新与市场双向奔赴,扩大内需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经济直面压力、促进增长的战略“倍增组合”。以中国制造为例,不仅点燃国内消费者的热情,也赢得全球市场的青睐。客商如织的广交会现场,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机、火爆海内外的机器狗、咖啡拉花技术一流的机械手,中国制造“圈粉”全球客商。当前,正是我国制造业创新转型的关键期,各地各部门要加快完善以消费者价值为原点、以关键技术为支撑、以产业生态为载体的创新体系,为行业和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并持续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张若麟)
- 2025-04-30【地评线】飞天网评:增强信心,推动中国经济向新向好
- 2025-04-29【甘快说·地评线】飞天网评:在坚守坚持中奏响奋斗“弦歌”
- 2025-04-29【地评线】飞天网评: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韧性活力
- 2025-04-29【地评线】飞天网评:“舌尖上的尝鲜”映照时代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