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地评线】飞天网评:把“投资于人”理念融入民生关切

2025-03-18 09:07 来源:中国甘肃网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健康、养老、助残、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开年以来,一个个民生“红包”聚焦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一项项务实举措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策力度正转化为民生温度。各地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坚持民生导向。宏观政策优先支持民生,让民生保障更扎实。无论是从总量还是结构上看,今年的宏观政策都更加注重“投资于人”。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比去年增长4.4%,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保持较高增幅,重点领域保障更加给力。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提升,到发放育儿补贴与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到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等,这些政策举措都始终关乎民生福祉、暖心群众。总体看,集中体现了国家对民众福祉的责任担当,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各地各部门要把“投资于人”理念落实到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与细节,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激发动力活力。“投资于人”是相对于“投资于物”而言的,表明财政资源的导向要与人的需求直接挂钩,这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必然要求。各地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的高质量发展。围绕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把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既关乎当下,也为未来储备发展潜力。各地各部门要用好宏观政策工具,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加大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更新课程设置,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或提供低息贷款,资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国际交流,积极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金融机构要不断探索开发适合初创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解决创业初期面临的融资难题,并对各类经营主体给予更大支持。

  推动民生发展。抓民生就是抓发展,促发展必须促民生。宏观政策既要坚持民生导向,更要推动民生发展,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与实惠。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上,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扩大了补贴范围,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新增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中央财政还将新增安排补助资金,带动地方加大投入,打造更多消费新热点。对此,各地要抓好政策落实,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继续坚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推动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资金资源要越来越多地转到医疗、教育、养老、住房保障等与民生相关的发展型消费领域。各地要积极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提升民生服务,真正解决民众后顾之忧。(蒲都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