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在持续深化改革中破浪前行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提出,“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守正创新是改革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各地坚持守正为基、创新为翼,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要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加快资本市场标志性改革措施落地,塑造积极的资本市场社会预期,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要以改革促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策源地重要作用,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在医疗改革上,各地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目标,坚守科学性、维护公益性、厚植人文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以及区域均衡布局。在城乡发展上,各地要深入推进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让农民群众对改革成果更加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在基层治理上,各地要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小院议事厅”等,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在人才改革上,要拿出改革的魄力和决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在文化创新上,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打开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实现精神富足。在改革方法上,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动能。以民营经济发展为例,要通过深化改革,引导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协同发力,为民营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实现改革和法治的相互促进。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是改革顺利推进、改革成果及时巩固的有效路径。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制度。要探索构建动态立法响应机制,对涉及自贸试验区建设、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当改革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及时启动立法程序。要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等,以法治手段服务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要在法治政府建设上率先突破,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以法治之力稳预期、提信心,培厚经营主体发展的沃土。(蒲都文)
- 2025-03-12【地评线】飞天网评:用心用力办好人民群众的“心上事”
- 2025-03-11【地评线】飞天网评:把民生之盼落实到基层一线
- 2025-03-11【地评线】飞天网评:转变观念,做好服务效能必答题
- 2025-03-11【地评线】飞天网评:把两会好会风转化为实干好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