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让民生的底色更厚实更鲜亮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主动回应民生关切,集中彰显了民生为大的主题主线,报告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要真抓实干,落实好各项政策举措,交出一份精彩的民生答卷。
在促进就业中掐住民生痛点。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要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这个目标,各地各部门要拿出硬举措,挖掘新潜力,以更大的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当前,我国劳动力总量依然庞大,就业总量压力仍将存在,各地要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持续促进就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要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劳动力资源库,加强与沿海省份沟通协作,打造“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全链条就业服务模式,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各地要瞄准行业发展所需,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要创新激励机制,采取数字化技术,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要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在增长同步中增强民生福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好处与实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调、同方向,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深刻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效对接、良性循环。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助力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在养老事业中化解民生关切。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民生热点和焦点。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许多务实举措,及时回应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现实需要和热切期盼,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年群体的关心和重视。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能有效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各地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养老机构建设运营,加强职业培训,设立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完善职称评定体系,吸引专业人才。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让老年人能有优质养老服务。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各类经营主体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丰富养老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要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老年人适应数字社会的生活能力。(李萍)
- 2025-03-07【地评线】飞天网评:实现经济增长要付出艰苦努力
- 2025-03-07【地评线】飞天网评:把民生为大落到群众的心坎上
- 2025-03-07【地评线】飞天网评:经济大省挑大梁要挑出一片新天地
- 2025-03-07【地评线】飞天网评:抓好“两个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阔步奔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