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见”方能“自强”
老子说:“自见者不明。”意思是自我表现、自我显露是不明智的。那么,在今天这个时代,“自见者”是否亦是“不明”?我以为不然。
跟强调个人、张扬个性的西方文化不同,我们的传统文化素来强调“内敛”“低调”。“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警钟经常在人们耳边响起,而自我表现、张扬个性被视为不成熟、不稳重甚至浅薄、轻浮、傲慢、愚蠢,就成了理所当然。
可如今,时代变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自见者不明”已经不合时宜、行不通了。试想一下,如果继续信奉“自见者不明”,总在“隐藏实力”,不敢“毛遂自荐”,那么,大概率会在公务员面试环节被淘汰,在应聘时找不到工作,在相亲时找不到对象。这样的人生,很可能举步维艰,处处碰壁,甚至连维持生计都难。
创业初期的阿里巴巴面临着资金短缺、知名度不足等问题,马云和他的团队不得不白天工作,晚上推销产品,几乎每个日夜都在为生存而战。马云吃了无数的闭门羹,才逐渐获得市场的认可,才最终把阿里巴巴做大做强。如果他信奉“自见者不明”,坚持“闭关修炼”,然后坐等“幸福来敲门”,那么,阿里巴巴早就夭折了。
由于形势的变化,作为新东方英语辅导老师的董宇辉,为了不至于失业,不得不转行做他不熟悉、不喜欢的直播卖货。如果不是他那个直播带货的深夜,因为“放飞自我”而充分展示其才华和情怀,那么,就不可能在后来成为广受好评和尊重的超级网红,并且成为带货界的“顶流”,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辉煌事业,迎来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在当今社会,个人要求生存,求发展,获得创业、就业的成功,不仅要摒弃“自见者不明”的迂腐思想,要有“自见”的强烈意识、勇气、行动,而且要切实增强“自见”的实力,讲究“自见”的技巧和效果。
倘若马云没有对互联网创业的深刻研究和独特见解,那么,就算他无论如何“自见”,如何因为“自见”而碰壁,都于事无补。如果董宇辉在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厚积薄发,那么就难以一夜爆红,更难以一路“长红”。
也就是说,“自见”根本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比如,我国创造性地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络绎不绝地到中国旅行,还因此诞生了“city不city”的流行语并在全世界走红。这种独特的做法改变了传统的“自见”宣传推介方式,而是通过“他见”,也就是通过外国人的视角、亲身体验,来讲述中国故事。这种“他见”,可以说是“自见”的2.0版,能够更加生动且富有说服力地呈现中国式发展、中国式安全的的强大魅力,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宣传推广效果。
敢于“自见”,善于“自见”,不仅对个人生存和发展十分必要和重要,而且对国家而言也是如此。
我国之所以一改“韬光养晦”的风格,在珠海航展期间以及之后,高调展示六代机等多款高端武器,不仅仅是因为“我也想要低调,可是实力不允许”。哪怕在实力不够的情形下,该亮剑也得亮剑,敢于“打得一拳开”,方能避免“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如此。而在自身实力已经大增,但仍有敌对势力始终“亡我之心不死”,企图进一步侵犯、欺凌我方的情况下,我们适时“自见”,展示“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实力,就能有效震慑对方,从而掌握主动权,维护国家安全。
常言道,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成就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一个国家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保障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全,都不可能寄希望于外人、外力,而必须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自见”方能“自强”。“自见”是通往“自强”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不必要的顾虑而错失发展壮大的机会。(李蓬国)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