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让人民城市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聚焦急难愁盼持续攻坚。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深入细致摸排、创新改造模式、尊重群众意愿、强化资金保障、抓好高质量实施,通过城市改造,让老街区焕发了新生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针对城中村等品质较差、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房屋,开展城市更新改造。在城市改造中,各地要以城市总规为统领,因情施策、精准施策,加快旧住房的成套改造、城中村改造,更好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在推动城镇老旧小区、商务楼宇等城市更新中,要通过存量空间改造完善社区配套、便民商业等服务场景,实现增进民生福祉、保护历史风貌、焕新发展空间的有机统一与动态平衡。
聚焦城市管理凝聚共识。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事关群众生活,事关城市形象,事关社会和谐。各地在推动城市管理中要拿出绣花功夫,要凝聚各方面的共识与合力。城市旧改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千家万户、诉求千差万别,面对不同的改造意见,要平衡利益、凝聚共识。面对不同情况,要做到“一户一策”甚至“一人一策”,需要城市基层治理拿出管理智慧。旧改过程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办法,而是要以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多渠道的路径探索,打出一套因地制宜、多方协同的“组合拳”,创新探索各种改造新模式。构建保护与更新并重的刚性框架,用“绣花功夫”破解空间约束与功能升级的核心矛盾,凝聚多方共治的强大合力。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住房到小区、社区、城区,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坚持目标导向,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聚焦城市更新提升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既有利于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又有利于释放巨大内需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改造30多万个老旧小区,惠及1.3亿多城镇居民。奋进“十五五”,各地要在宜居安居上持续用力,提质扩容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物业治理水平,把老百姓关心的事办成办好。城市更新要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注重保护老建筑、老街区,延续城市的记忆与文脉。各地要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统筹实施好一系列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张若麟)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