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激活以技提薪的源头活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区域、行业、企业分类合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提供参考和指导。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激发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指引》在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之上分岗位类别和技能水平等级合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推动市场主体为技能合理付薪,促进形成职工增技、企业增效、技能增收的良性循环。
提高薪酬政策精准度。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工资分配制度不断健全,薪酬水平取得较快增长。在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仍存在制度落实精准度不足、政策延续性不强等问题。为进一步细化技能人才相关薪酬标准和落实措施,《指引》引导区域、行业、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考指引提供的方法,通过集体协商或履行民主管理程序等方式,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之上,分类分级合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比如,《指引》明确规定,基础类、重要类、关键类、核心类岗位的月最低工资,一般分别按不低于本地法定月最低工资标准105%、120%、150%、200%确定。落细技能导向薪酬分配制度,为区域、行业、企业协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参考和标杆。
让技能人才更有奔头。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他们是产业工人的重要主体,但技能劳动者总体收入水平不高。《指引》聚焦技能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规定技能人才月最低工资,依据其岗位类别一定幅度高于本地法定月最低工资标准。《指引》遵循凸显技能要素价值、合理反映技能差别,强化技能水平、贡献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联,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有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技能、钻研技能的热情。相关政策,能让广大技能劳动者真切感受到自身劳动价值被尊重和认可,让他们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想要取得优势地位,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能人才团队是关键所在。让技能人才“劳有所得”,离不开企业“真金白银”的投入。在当前“用工荒”尤其是“技工荒”的背景下,更好的薪酬待遇是企业吸引和留住技能人才最有效的措施。长远来看,企业留住并用好高技能人才,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当有格局和勇气,落实企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应不低于所在区域或行业确定的技能人才最低工资要求,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激发其创新动力,推动形成技能人才薪酬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激励更多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当前,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相比,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仍然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社会认同不够等问题。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我国技能劳动者待遇长期偏低,技能劳动者薪酬作为引导劳动者进行技能人力资本投资的信号功能被抑制。《指引》以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为切入点,引导区域、行业、企业科学评价技能要素贡献,推动市场主体为技能合理付薪,有助于增强技能人才职业选择意愿,提升技能人才职业认同感,使更多年轻人愿意学技术,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优化技能人才结构,推动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加大薪酬分配激励,激活以技提薪的源头活水,让技能人才尝到甜头、铆足劲头,就能助力其实现人生出彩,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向秋)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