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今日声音

以“终身不渝”镌刻新时代“为民考卷”

2025-11-14 16:58 来源:中国甘肃网

  民生所向,政之所行。广大党员干部须以初心为笔、担当为墨,以“终身不渝”的执着,书写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为民答卷。

  践行“细微之处见真情”的温情之路,用无悔奉献铸就“暖心答卷”。“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新时代党员干部要锤炼洞察民情的“基本功”,走出办公室,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要以真心换真情,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解读政策,于柴米油盐中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摒弃“纸上谈兵”,多些“脚踏实地”,让奉献在为民服务中沉淀为无悔的青春印记。

  笃行“躬身实干解民忧”的担当之路,用无悔实干撰写“成效答卷”。为民答卷,贵在落实,重在实效。从张桂梅扎根山区育桃李,到黄大发绝壁凿渠引甘泉;从驻村书记带领村民发展“致富果”,到社区干部推动“老旧小区”焕新颜,实干精神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新时代干部更要以实干破难题,善用专业优势为民解忧,面对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硬骨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办一件成一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成为答卷的底色。

  坚守“心怀天下担使命”的奋进之路,用无悔奋斗铺展“幸福答卷”。“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到共同富裕“一个都不掉队”,人民生活的巨变背后,是无数干部的接续奋斗。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身民生一线,在教育领域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医疗战线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让群众看病少跑腿、少花钱;在社区推行“适老化改造”,让银发群体安享幸福晚年。要摒弃“等靠要”思想,不断提升治理效能,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民生福祉在奋斗中不断增进。

  新时代的为民考卷,既检验着我们的初心使命,也丈量着责任担当。党员干部唯有以奉献温暖民心、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奋斗提升幸福,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写下“终身不渝”的坚定答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答卷中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杨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