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含“真心”擦亮乡村振兴“农字牌”
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先锋队”,要以真心为底色、实干为路径,紧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倾力擦亮“农字牌”,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画卷。
精耕细作护良田,擦亮“沃野生金”之“农业强标识”。“仓廪实而知礼节”,农业是国家根基,更是农民幸福的源泉。新时代党员干部须牢记“强农兴农”使命,将真心倾注于广袤田野,深入田间排查水利瓶颈,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指导农户科学改土、增施有机肥,协同农业专家构建病虫害“早发现、速应对”体系。要成为“科技桥梁”,引入无人机播种、智能温室等现代装备,促进科技与传统农耕有机融合。要立足本地资源,挖掘特色农业潜能,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借助“电商助农”“农超直通”等渠道拓展销路,让“土特产”蝶变为“畅销品”,筑牢农业振兴基石。
坚守本色优环境,擦亮“山水如画”之“农村美标识”。“生态宜居,方能留住乡愁。”“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理念,正是乡村发展的“制胜法宝”。各级党员干部要以真心守护乡村原生态,构建“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要聚焦水体净化、大气治理、土壤改良等重点,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清运、污水集中处理、厕所革命等民生项目。要创新“党建+生态积分”“党员包户护绿”等机制,激发群众共治共享。培育生态农业、民俗旅游等绿色产业,让“绿树绕村”的美景与“游客盈门”的活力交织,将农村打造为宜居宜业的“诗意家园”。
心系民生增福祉,擦亮“笑颜常驻”之“农民富标识”。“乡村振兴,核心在于农民增收致富。”党员干部要秉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情怀,把富民举措落到百姓心坎。一方面,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成长,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地”模式,带动农民分享产业链收益。另一方面,激活乡村新经济,依托民族文化、田园风光发展民宿旅游,利用电商平台构建“直播带货”体系,培育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创业力量。完善技能培训、金融支持等服务体系,让农民既有“田间收入”,又有“务工所得”“创业红利”,在多元增收中绽放幸福笑颜。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农字牌”需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以真心暖民心、以实干创实绩,方能成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好愿景,让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在广袤大地上熠熠生辉。(张志强)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