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核问责推动干部履职尽责
考核是标尺,问责是利器。推动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必须用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和问责追责的“戒尺”。构建科学有效的考核问责机制,既是压实干部责任的关键举措,也是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的重要保障。要坚持系统思维,着力优化考核问责的全链条管理,真正让履职尽责者得褒奖、有舞台,让失职失责者受警醒、有压力,推动广大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着力树牢履职尽责“风向标”。科学精准的考核标准是推动干部履职尽责的前提。要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职责特点,设置差异化、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既要看经济发展的“显绩”,也要看民生改善、生态保护、风险化解等“潜绩”;既要考核短期成效,也要关注长期潜力,做到真考实核、严问真责。通过建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体系,清晰传递组织期望,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履职重心放到推动可持续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上来。
着力绘准履职尽责“立体像”。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价是推动干部履职尽责的基础。要改变年终“一考定音”的模式,建立常态化、近距离的考核机制,确保考核问责科学精准、规范有效。综合运用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等方式,通过工作纪实、调研走访、群众评议等途径,动态掌握干部的实际表现。要注重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考察识别干部,看其担当精神、能力水平和实际成效,力求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作风表现,为精准激励和问责提供可靠依据。
着力划定履职尽责“警戒线”。严肃精准的问责追责是推动干部履职尽责的保障。要坚持权责统一、失责必问的原则,对履职不力、担当不够、作风不实等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要精准界定责任,区分工作失误与违纪违法、探索实践与有令不行等不同情形,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通过严格问责,划出履职“红线”,持续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倒逼干部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着力激发履职尽责“内驱力”。考核问责的落脚点是激励干部更好地履职尽责。要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教育培训等直接挂钩,让优秀者得重用、受尊重。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尽责、个个担当的生动局面。(杨桥)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