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让“村阅”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新时代乡村阅读季”连年举办,农家书屋持续改造升级,作家与农民面对面分享阅读感悟……在乡村地区,“村阅”活动广泛开展、阅读条件不断改善,这既是一场文学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也是一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生动图景。
阅读添活力,文化兴乡村。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农民和农村是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58.7万家农家书屋,其中数字农家书屋达36.1万家,占全国农家书屋的五分之三。以农家书屋为主阵地,别开生面的“村阅”活动,近年来蔚然成风,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村阅”激活耕读传家的传统。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也涵养了悠久的耕读传家理念。耕读传家,强调将农耕劳作与读书治学相结合,体现出对劳动生产和文化修养的重视。各地全面建成农家书屋,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的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广泛开展“村阅”活动,培养农民阅读习惯,农民能从阅读中获得文化滋养,孩子也在农家书屋里爱上书卷、交上书友。“村阅”活动不断激活乡村文化中的耕读文脉,激发农民文化自觉、自信的内生动力,让耕读继世、诗书传家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村阅”服务于农民农业生产。农民的美好生活既要用勤劳汗水浇灌,也要用书香浸润。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村民家的拖拉机坏了,在农家书屋满满一架技术类书籍里就能找到维修方法;如何运用无人机为农田喷洒农药,可以在农家书屋的视频资料里找到操作教程。许多农民到农家书屋“充电”“取经”,获取农业知识,农家书屋成了村民生产的“好助手”。各地精准对接农民群众需求,做好各类图书资料补充更新、检查验收等工作,确保图书选配更具针对性,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图书服务。为方便群众阅读,有的地方将农家书屋资源同步上传至云端,利用微信小程序,群众就可以获得免费掌上阅读服务。各地农家书屋建设结合本地特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农家书屋服务效能。
“村阅”促进文明乡风的涵育。近年来,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帮助下,农民群众的收入大幅提高。但一些地方乡村文化生活单调,导致“赌风”盛行,每到农闲,村民们为了打发时间,习惯性凑在一起“小赌怡情”,一些“季节性”“纠集性”赌博现象也伴随而生。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越丰富,赌博活动滋生空间就越小。开展“村阅”活动,培育法治精神,让广大农村群众明确赌博与娱乐的界限,了解赌博行为的法律后果,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开展“村阅”活动,突出阅读明理,强化阅读崇德,深化移风易俗,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培育和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村阅”为广袤乡间筑起一座座精神粮仓。深入开展“村阅”活动,持续培养农民群众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习惯和兴趣,用精神食粮为农民和乡村提供成长与发展的滋养,农民群众充实且丰盈的乡村生活,将更加有滋有味。(向秋)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