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用“票根密钥”开启消费新天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大力提振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于“票根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从演唱会场馆到体育赛场,从旅游景区到酒店住宿,各地以“票根经济”为名的消费变革悄然兴起,一张票根正变身成为畅游城市的“通行证”,将瞬时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力,打造链式消费新场景。各地要抢抓机遇,持续发展壮大“票根经济”。
在业态联动中激发消费活力。“票根经济”是以票根为纽带,通过优惠权益串联文旅、商业、体育等多业态消费场景,形成流量与消费闭环的经济模式。以演出市场为例,近年来,中国演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大型活动对城市消费的拉动效应日益凸显。据悉,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除演出票房收入外,直接带动观众综合消费超过2000亿元。如何将短期观演“流量”转化为城市消费“留量”,各地着力激活经济潜力,探索“票根密钥”。有的注重业态整合,成立票根经济商家联盟,创新新模式,通过“一张票根、多重体验”,对观演人潮进行引导引流,打造链式消费新场景,激发“票根经济”新活力。推动“票根经济”发展,各地要通过探索创新,持续整合文旅资源,注重多元业态联动融合,为稳定增长的消费势头注入新动力。
在因地制宜中放大消费能量。推动票根经济发展,不能千篇一律,各地有不同的消费群体与消费特点,要注重因地制宜,结合本地丰厚的文化资源,精心策划各类主题演出活动。比如利用火热的“村字号”活动,精心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主题线路,深度对标学生、亲子、情侣、银发等不同客群的个性化旅行需求,提供“一站式”的消费规划与服务。各地要从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出发,推出更多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优惠服务,让游客实现从“看一场演出”到“游一座城”的无缝衔接,不断释放一场演出辐射出的消费能量。要避免出现同质化的演出活动,要主动探索创新,推进消费场景的拓展与融合,不断放大消费能量。
在政策支撑中重塑消费图景。政策支撑是推动“票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各地通过财政奖补直接激发产业链活力,对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的单位按售票人数分档奖补,通过赛事门票优惠联动商家,带动消费增量。各地加大消费券、补贴投入,为演出机构提供低息贷款,降低消费门槛。各地制定统一优惠规则简化流程,避免过度让利导致商家负担加重,跟踪消费转化率与产业链带动效果,动态调整政策。在政策的激励支撑下,小小票根重塑中国城市的消费图景。从推出体育消费券和景区免票政策,吸引球迷“跟着赛事去旅行”,到依托地方篮球赛,让持票观众在景区、餐饮、文创市集享受优惠,再到把票根与地方节日相结合,形成多元消费体系。各地激活了票根功能,增加了消费黏性,串联起了文旅产业链。(张闲语)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