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为民靠民,夯实社会工作根基
社会工作,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是写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新时代以来,各地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优势和效能不断彰显。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基础。从健全机制,到完善法规政策,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而又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到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协调机制,从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到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与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不断健全的机制,保障了社会工作的扎实推进。从新修改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到新修订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公布,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到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与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从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精神文明建设,到加强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等,持续完善的法规政策,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奋进“十五五”,各地要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推动社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两新”组织大量涌现。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健全组织体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行业协会商会注重规范内部管理,加强行风建设,积极主动作为,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作用不断彰显。各地大力推进友好场景建设,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暖心驿站,整治违规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建设“司机之家”,提供职业规划、教育培训等服务,选树最美小哥、最美司机等,越来越多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城市治理的宝贵“增量”。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各地区各部门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各地持续加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越来越多的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广大基层干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办实事上,推动基层聚焦该干、能干的事,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各地在社会治理中更加注重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强基固本,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社会工作注入了动力活力。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组织发动群众,社会工作就能更接地气、更富生机、更增效能。听民意、汇民智,广纳群言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渠道。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不断健全制度机制,统筹用好线上线下平台,让社情民意的汇集更畅通、更高效。广大农村地区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觉推动移风易俗,讲文明不讲排场,崇德尚俭的新风劲吹。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2.37亿人,各类志愿团队135万个。唯有汇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才能不断夯实社会工作的根基。(蒲都文)
- 2025-11-06【好评中国】让进博会的春风更和煦温暖
- 2025-11-05【好评中国】全力竞逐科技制高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5-11-05【好评中国】太空烧烤:青春与星空的浪漫对话
- 2025-11-05【好评中国】实干奋斗,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