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媒体时评

让高校毕业生都能在就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2025-11-05 09:18 来源:中国甘肃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多渠道挖掘潜力,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落实全会精神,教育系统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各地各高校细化指导、强化对接、精准帮扶,共同答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这张事关国计民生的考卷。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状况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去五年,从“访企拓岗”走访200万家单位到国家就业服务平台汇集2000万个线上岗位,从“西部计划”扩容到“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地,这些举措看似聚焦“岗位开源”,实则是对就业市场的深度激活,不仅实现了岗位数量的积累,更推动了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这种“培养—输送—适配”的闭环,使就业不再是“毕业前的冲刺”,而是贯穿整个高等教育周期的系统工程,让更多毕业生能在就业舞台上绽放光彩。

  人岗适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从启动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建设,归集数据资源、开展适配分析,为人才培养精准导航,到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进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校企联合定向培养,助力毕业生一出校门便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特别是过去五年,“一对一”帮扶台账、“宏志助航计划”覆盖超200万学生,这些数字背后是“不让一个毕业生掉队”的承诺。但帮扶不是简单地送岗位,而是“扶上马”更要“送一程”:通过“精准画像+动态服务”模式,推动帮扶从“输血”转向“造血”,既解决当下就业难题,更提升困难学生长远发展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多方协同发力。当前,面对市场岗位波动、产业升级带来的人才新需求、部分学生职业规划模糊等挑战,亟需构建更长效的应对机制:政府要完善就业政策、优化服务环境;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培养质量、强化就业指导;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岗位与实习机会;学生要提升能力素质、树立正确观念、主动求职就业。唯有多方同向用力,才能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让毕业生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就业是青春绽放的起点,更是国计民生的基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教育系统全面打响就业攻坚战,既见政策力度更显民生温度。唯有将政策精准度落到产业需求上,把培养质量提在人岗适配中,将观念引导做在职业规划前,方能铺稳青春起航之路,让每份青春力量都找到施展舞台。(林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