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让绿色发展的步履更坚实有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部署。各地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推动“十五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在绿色低碳中激发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代以来,从能源发展,到产业转型,从生活方式转变,到产业机构转型,迈出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实步伐。我国以年均3.4%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个。2024年,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4%。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面向“十五五”,各地各部门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等全面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绿色生态中提升获得感。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我国生态环境“成绩单”持续刷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6%,重污染天数减少9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首次超过90%。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提升,到绿道的持续延伸,再到绿色空间的拓展,“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正在成为现实,人们尽享绿色生态之美。绿色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维度协同推进。奋进“十五五”,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在绿色发展中走出新路子。近年来,各地在“两山”理念引领下,坚持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生态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路子。有的地方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旅游优势、区位优势,推动乡村游,以“民宿圈”带动“经济圈”繁荣。有的地方推广建设生态茶园,引导茶农提高茶叶品质,带动茶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元。有的地方主动探索创新,持续推进生态补偿机制,释放出生态价值活力。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建立数十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人与青山两不负。各地实践证明,良好生态环境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张若麟)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