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焕新绿洲城 深耕幸福路
深秋的民勤街头,西湖路新座椅上老人笑意融融,改造后的东坝路,透水砖步道与绿植相映成趣,商户门前停车有序……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变化,静默无声,却实实在在勾勒出绿洲小城的宜居新貌。2025年以来,民勤县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从细微处发力,在长效上用心,让“功能提升”落地为百姓可感的幸福。
解民生痛点 让“烦心事”变“舒心事”
以前,公共座椅破损、老旧管网堵塞、“飞线充电”隐患、“牛皮癣”广告乱贴,这些“小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今年民勤靶向破题:不仅整修了98把老旧座椅,还在西湖路、北关幼儿园门口两条新建道路上新增20把便民座椅,让街头休憩更安心;针对城区保障房小区,重点升级年久失修的管网设施,惠及105栋楼5456户居民,仅燃气改造就覆盖1.6万户,108.8公里新管网让城市“血管”重焕活力。推进东关小学东侧片区改造,完成海洋宾馆等建筑征收拆除,让学校东大门启用、南北向道路贯通,疏解上学交通压力;街道办安装了5526个充电桩破解“飞线充电”难题,同时组织志愿者清理“城市牛皮癣”,让老旧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从公共设施到居住环境,每一项改造都瞄准群众需求,把“民生清单”变成了“成效清单”。
重长效管护 让“一时改”成“长久好”
城市更新不是“一阵风”,改得好更要守得住。民勤在推进更新时,同步搭起长效管护框架,从设施维护到安全监管,把“一时改善”变成“长久安心”。
建立公共设施巡查机制和群众反馈通道,确保座椅、步道等设施随时“在线”;小区推行“社区+物业+业委会”协同治理,开展燃气、食品安全检查40余次;集中供热第二热源厂改造按长期标准推进。
建管并重让改好的设施始终“在线”:从街头结实耐用的座椅,到安全放心的燃气使用,再到清爽整洁的小区环境,每一处成果都能长久保持。民勤以实际行动践行“长效”理念,用扎实的机制为城市更新成果提供了坚实保障,也让老百姓的幸福感能一直“在线”。
谋未来发展 让“宜居城”有“新盼头”
城市更新不止“补短板”,更重“提品质”。民勤县收成镇、泉山镇、东湖镇农房抗震改造提前竣工,让农村居民住得更踏实;政企联动“带房源进企业”,解决园区工人安居需求;持续畅通路网优化出行,完成大坝路、东坝路人行道改造20.5万平方米,修复破损路面1100平方米,打通西湖路、新华路等“断头路”;同步整治市容,拆除违建12处,完成薛百路、泉山路等绿化提质1.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2.8%,让“推窗见绿、出行顺畅”成为生活常态。从安居到乐业,从环境到产业,民勤以更新促发展,让小城不仅宜居,更有未来。
一把座椅、一段管网、一块绿地,都是民勤人幸福感的注脚。民勤实践印证:县域发展无需“大拆大建”,只要扎根民生、细处耕耘,把群众“小事”当“大事”,就能撑起全域幸福。如今的绿洲民勤,正以更优环境、更全功能,书写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答卷。(仲春燕)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