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重阳又至:让尊老敬老与时代新风同行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当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时,我们又迎来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敬老节”,其名称便蕴含着《易经》中“九九”相重,长久长寿的美好寓意。它不仅是时令更迭的坐标,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精神的核心载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被赋予了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的崭新内涵。
传承孝道文化,筑牢文明社会之基。重阳节的核心要义在于“孝”。古时,重阳便有祭祖、祈寿之俗;今日,我们更将重阳确立为“老年节”,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这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从“夫孝,德之本也”的古训,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箴言,孝道文化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在武威这片历史文化沃土上,我们更应率先垂范,将孝道融入日常,通过社区关怀、志愿服务、政策保障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尊重,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传承孝道,是构建和谐家庭、文明社会的坚实基础。
赓续家国情怀,凝聚民族复兴之力。重阳节自古便寄托着人们对团圆、和谐的向往,这种情感由家及国,升华为深沉的家国情怀。登高望远,目之所及是山河壮丽;怀古思今,心之所系是国泰民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情怀显得尤为珍贵。我们纪念重阳,就是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转化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将小我对家庭的眷恋,升华为大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与担当,汇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弘扬时代新风,谱写敬老爱老新篇。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重阳节的内涵也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今天的敬老爱老,早已超越物质层面的奉养,更注重精神上的慰藉与价值上的尊重。我们应倡导“积极老龄观”,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我们应大力推广“智慧助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乐享便捷生活;我们应广泛宣传老年群体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良好风尚。让尊老敬老从节日仪式,内化为日常习惯,外化为时代新风,使之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寓意深远、情意绵长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开始,将尊老敬老的美德传承下去;让我们登高望远,胸怀家国,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让我们与时俱进,弘扬新风,不断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光彩。愿尊老敬老之风劲吹城乡大地,愿家国祥和的赞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愈发嘹亮!(董银林)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