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好评中国】让民生图景更加可期可待可感

2025-10-29 09:00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统筹布局中释放民生温度。每一个五年规划,既是对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擘画,也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盼的及时回应。从“十四五”民生答卷来看,我国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无论是医疗、教育还是居住环境实现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314元,比2020年增加9125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2亿人,参保率升至95%以上;基本医保参保13.27亿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十五五”发展,各地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饭碗”到“钱袋”,从保障到增收,勾勒出一幅幅幸福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迈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注入坚实的力量。在各项接地气的民生政策举措中释放民生温度。

  在急难愁盼中加大民生力度。温馨的住房承载着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显然,各地各部门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政策支撑,增强民生力度,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多人,切实提升了亿万居民的居住品质。面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各地通过“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让万千老旧小区焕发了新生。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掐住了人民群众的痛点。“十四五”期间,面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国家启动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和“县中托管帮扶”等专项行动。未来五年,各地要持续提升教育水平。总之,各地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持续加大民生力度。

  在健康中国中增强民生厚度。健康是幸福的基石。面对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各地要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健康促进的政策制度体系,提升爱国卫生运动的成效,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和人民健康水平。要强化公共卫生能力,防控重大传染病。积极做好慢性病的综合防控。全方位提升急诊急救、血液保障和应急能力。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和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要健全医疗、医保和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促进分级诊疗。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优化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支付和结余资金的使用政策。要深化改革,加强县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保障。优化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发展。(张闲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