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今日声音

扎根乡村担使命 奋发有为促振兴

2025-10-20 11:29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这份问候,既是对丰收喜悦的分享,更是对乡村振兴新征程的殷切期望。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总书记的关怀为动力,深植为民情怀,扛起使命担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筑牢思想根基,把稳乡村振兴“方向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三农”、情系农民,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将其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悟党的“三农”政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与坚定性。要自觉将学习成果融入乡村振兴具体实践,对照检视在政策理解、群众观念、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乡村振兴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聚力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的祝贺与问候,是对广大农民辛勤劳作和“三农”工作者不懈奋斗的肯定,更是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鞭策。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谋划特色产业发展蓝图,避免“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竞争。要聚焦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探索“农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下沉,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涌现,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要着力破解产销对接难题,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利用丰收节等契机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践行群众路线,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人民至上”是永恒的价值追求。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乡村振兴更要依靠农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农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农民同坐一条板凳,倾听所思所想所盼,准确把握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短板弱项。要带着问题调研,盯着问题解决,拿出更多暖心务实举措,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干部的“履职清单”。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真情服务群众,以实效取信于民,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其自觉投身乡村建设,变“要我做”为“一起做”,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提升能力本领,锤炼乡村振兴“实干家”。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过硬的本领来书写。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克服“本领恐慌”,主动学习现代农业科技、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知识,努力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勇于攻坚克难,敢于接“烫手山芋”,善于钻“矛盾窝”,在破解用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中展现担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对定下的规划、看准的事情,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不悬空、承诺不落空。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行动,投身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伟大实践,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砥砺前行,在克服艰难险阻中开拓新局,努力创造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崭新业绩。(徐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