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以四大倡议为帆 共赴全球发展新航程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以六大坚持为核心框架,为破解发展难题、重塑全球发展格局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一倡议不仅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推动全球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的行动指南。
发展优先:夯实全球繁荣根基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南北发展差距持续扩大,13亿人面临粮食危机,近7000万人因疫情陷入极端贫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发展优先",正是抓住了全球治理的牛鼻子。将发展置于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需要主要经济体加强政策协同,避免"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伙伴关系。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13.8万亿元,直接投资存量达3000亿美元,为全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已近半程,唯有坚持发展优先,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人民为中心:书写发展价值坐标
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球发展倡议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理念,深刻诠释了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从推动国际社会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到支持发展中国家改善公共卫生体系,中国始终将民众福祉放在首位。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实施1000多个成套援助项目,生动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埃塞俄比亚,中国援建的阿达玛风电场照亮了当地800万家庭;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建设为当地创造2万多个就业岗位。这些民生工程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只有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发展才有意义,合作才有温度。
创新与绿色:激活可持续发展动能
在科技革命与气候危机双重变奏下,全球发展正面临路径选择的关键当口。全球发展倡议创造性提出"创新驱动"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轮驱动策略,为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搭建世界最大5G网络,5G基站数量占全球60%以上,同时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帮助发展中国家跨越数字鸿沟。在绿色转型方面,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元人民币的气候援助。从东南亚的光伏电站到非洲的生态农业示范中心,中国正与世界各国共同绘制绿色发展图景。这些实践表明,只有抓住科技创新的"金钥匙",守护好人类共同家园,才能实现真正的永续发展。
普惠包容:构建命运与共新格局
全球发展的最大短板在发展中国家,最大挑战是不平衡问题。全球发展倡议直面这一症结,以"普惠包容"和"行动导向"为抓手,展现出务实担当。中国率先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缓债金额占发展中国家缓债总量的63%;设立100亿美元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在70多个国家实施130多个项目;未来3年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复苏。在粮食安全领域,中国与30多个国家开展农业合作,在非洲建设20多个农业示范中心,帮助当地提高粮食自给能力。这些行动打破了"中心-边缘"的旧有发展格局,构建起互利共赢的发展共同体。当非洲青年通过中国援建的职业技术学院掌握技能,当太平洋岛国用上中国捐赠的气象卫星设备,世界看到的是发展中国家携手共进的希望之光。
全球发展倡议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各国共同发展的梦想。从亚洲到非洲,从拉美到大洋洲,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每个国家都是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当14亿多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定能书写全球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冯相龙)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