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领航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需要领航者的笔触来勾勒。那些扎根乡土的党员干部、产业带头人,如同雁阵中的“头雁”,以远见与担当引领方向,用实干与创新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形成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让乡村振兴的翅膀更加强劲。
以产业为基,做深耕厚植的“拓荒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拓荒雁”要有穿透表象的洞察力,在田畴沃野间发现发展的可能。需立足地域禀赋,构建“一县一业”的骨架,纵向打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链条,横向拓展农业与文旅、康养的融合边界,让土地的价值实现多维裂变。建立长效培育机制是关键。通过“一年培育、长期服务”的模式,将政策扶持与能力提升结合,让带头人既得系统培训,又获持续帮扶。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红利转化为村集体增收与农户致富的实效,使产业根基扎得更深、延展更广,让每一寸土地都释放持久生产力。
以创新为翼,做破壁前行的“振翅雁”。乡村发展的破局点,往往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处。“振翅雁”要当好技术转化的桥梁,让实验室的创新顺畅流入田间地头。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构建从种植到销售的智慧链条,用数据赋能决策,用智能提升效率,打破“靠天吃饭”的困局。创新更是思维的革新。要培育乡村发展的创新生态,鼓励对传统产业进行功能重构与价值再造,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建立“专家指导+本土转化”的机制,让专业力量下沉,使科技赋能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成为乡村腾飞的强劲翅膀。
以民心为向,做凝心聚力的“领头雁”。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始终在民心汇聚之处。“领头雁”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把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农家。构建“线上议事+院坝协商”的平台,让数字化工具与传统方式相得益彰,既保高效参与,又留乡土温情,使决策能听最真实的民意。文化认同是凝聚合力的灵魂。要守护乡村的文化根脉,在修复物质遗存时,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愁有寄托之处。通过务实村规民约倡导新风,用共同价值凝聚人心。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构建守望相助的共同体,让“众人拾柴”的合力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一只只“头雁”振翅领航,千万个乡村便有了方向与动力。在产业的沃土上扎根,在创新的长风里振翅,在民心的汇聚中前行,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正徐徐展开,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夏海波)
- 2025-10-09聚力“引育用”锻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 2025-10-09“精耕细作”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 2025-10-08风笛伴稻浪,铁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铁动力”
- 2025-09-29党建执笔绘新景 乡村振兴谱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