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今日声音

铁路“双节答卷”:流动中国的民生温度与发展底气

2025-09-30 15:20 来源:中国甘肃网

  当中秋的月辉与国庆的红旗交相辉映,9月30日至10月8日的八天假期里,超2.19亿人次的出行需求涌向铁路网络。这组创下历史新高的数据背后,既是国人对团圆的期盼与对山河的向往,更是中国铁路以运力之强、服务之暖、担当之实,交出的一份亮眼“双节答卷”,彰显着流动中国的民生温度与发展底气。

  运力加码,筑牢出行“压舱石”。面对旅游、探亲、学生流交织叠加的高峰态势,铁路部门早已备好“应对方案”。新开通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沈阳至白河高铁等新线新站投入使用,京哈高铁、沪昆高铁等线路实现350公里时速高标运行,从根本上提升了运输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一日一图”精准调度成为常态:高峰时段加开196.5对旅客列车、组织动车组重联2303列、普速客车加挂1376辆,北京至昆明南等方向的高铁动卧与滇藏线、楚大线的夜间高铁适时开行,有效分流了日间压力。从长三角的密集增开到云南的热门区段加密,铁路用“动态补位”的运力调配,让“走得了”成为假期出行的基本盘。

  服务升级,传递旅途“暖力量”。科技赋能让出行更便捷,12306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动态调整票额,候补购票优先配售新增票额,电子发票全面推行后增设线下申请渠道,兼顾了效率与公平,更贴心保障了老年人等群体的需求。人性化举措让服务有温度:汉口站“心连心”服务台的重点旅客预约帮扶、各大车站的智能导航与志愿者站点、覆盖全程的互联网订餐与便捷换乘服务,把关怀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更值得关注的是,“熊猫专列”“银发专列”串联起沿线美景,跨境旅客列车便利了国际往来,铁路用“精准对接”的服务设计,让“行得好”成为假期体验的关键词。

  客货并举,彰显发展“硬担当”。铁路运输从未偏废“民生属性”与“经济价值”的双重使命。在保障旅客出行的同时,武汉局集团公司假日期间装运钢材、粮食等物资183万吨,各地铁路部门通过运力统筹,确保能源、农资等重点物资运输“不打烊”,为假期市场供应与社会生产筑牢支撑。这种“客货两旺”的良好态势,既通过“高铁+旅游”激活了假日消费潜能,又以物资畅通稳定了经济循环,充分展现了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大动脉”作用。

  每一趟列车的安全抵达,都离不开铁路职工的默默坚守。放弃与家人团聚的列车司机、在站台穿梭的乘务员、深夜检修设备的技术员,他们用汗水守护着每一条线路的畅通,让“最美铁路人”的身影成为流动风景中最动人的底色。从“一票难求”到“从容出行”,从“单一运输”到“服务生态”,铁路的“双节答卷”不断更新着民生幸福的内涵。

  当最后一趟返程列车平稳进站,铁路的运输保障仍在延续。这份答卷里,有运力升级的硬核实力,有服务优化的民生温度,更有家国同庆的发展底气。在每一次车轮滚滚中,中国铁路正以更坚实的步伐,连接起更多人的团圆与梦想,书写着交通强国的新篇章。(闫洪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